2022年9月19日,否納山西運城鹽湖區西城辦社區網格員在富源社區福澤園小區看管車庫的入政失獨夫婦趙臨生的居住地讀報,分散其失獨的策補痛苦。(視覺中國/圖)
全國人大代表廖莎調研時認識了兩位失去獨生子女的失獨高齡媽媽。她們失去獨生子女的再生助丨時候分別是五十多歲、四十多歲,養家圓桌她們通過試管嬰兒、否納領養的入政方式重新養育孩子。
廖莎發現,策補失獨家庭由于年齡和經濟能力等問題,失獨再生育和收養均面臨重重困難,再生助丨許多人被迫選擇代價高昂的養家圓桌試管嬰兒等措施,而一旦再生育成功,將面臨長期的撫養壓力。
更為尷尬的是,根據國家頒布的失獨家庭扶助政策與地方的相關實施辦法,全國范圍內,絕大多數失獨家庭再生育都不能再享受失獨家庭經濟補貼。只有少數省份,如廣東省,在省級實施辦法中明確失獨家庭再合法收養一個子女的,仍可享受失獨家庭經濟補貼。
事實上,修訂后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刪除了再生育和收養子女即不能享受補助的限制性條款。但實踐中,仍沿用此前頒布的失獨家庭扶助政策,對新的法律條款沒有真正落實。
2023年、2024年的全國兩會,都有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呼吁將失獨再生養家庭納入扶助范圍、完善扶助政策。2024年8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答復失獨家庭再生養代表來信時稱,將加強研究論證相關政策。
南方周末記者獲悉,2025年的全國兩會,多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單獨或聯名提交有關失獨家庭再生養的建議、提案。
就失獨再生養家庭現實困境、政策困境、未來進路等問題,南方周末記者邀請廣西貴港市港南區農業農村局植物保護工作站站長蒙全、貴陽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云巖分公司第三黨支部副書記廖莎、江蘇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陳澄、山東煙臺矢崎汽車配件有限公司進出口部課長兼工會主席王雁、湖北荊門市東寶區牌樓鎮來龍村黨總支書記胡為義等5位全國人大代表深入探討。
南方周末:當前,失獨家庭群體大概有多大規模?
王雁:根據首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劉旭陽博士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