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1日深夜,控告河南省太康縣農民張戰偉被殺害。母親次日,遺棄他的父親尸體在此處被發現。(南方周末記者陳怡帆/圖)
張霖將母親送上了被告席。兇手
2024年10月12日上午,脫罪河南省太康縣人民法院。后兒張霖坐在公訴人旁,控告一同指控母親張美婷涉嫌構成遺棄罪。母親正對著審判長的遺棄母親立于臺下,兩人相隔太遠,父親他看不清她的神情。
2003年12月,張霖在太康出生。2007年7月,父親死于非命,母親隨后離家出走,消失十幾年。
到案后,兇手被鑒定出患有精神疾病。司法部門辦案期間,適逢刑訴法修改,新增強制醫療程序。同年,河南省公安廳督辦久押不決案件,太康縣公安局隨后撤案,兇手被送往精神病醫院接受強制醫療。
兇手脫罪,張霖一家難以接受這一結果,走上申訴之路。2021年,修改后的刑訴法司法解釋規定了法院可以駁回強制醫療的情形,他們試圖借此重啟調查,最終還是未果。
十七年間,這起兇殺案的每一個關鍵節點,似乎都與法律的更新緊密相扣。
然而,決定案件走向的,不僅是法律本身。?
張霖懷疑,張美婷與兇手有所牽連。為了查明父親的死因,張霖不惜付出一切。他寄望通過控告母親,讓父親之死重回司法部門視線。
一塊連著耳朵的頭皮被砍下。
從太康縣城沿著311國道往北,再順著千秋大道西行,路過一個個白墻赤瓦的寂靜村莊,穿過一片又一片平整翠綠的農田,行駛23公里,就到了張霖長大的張莊。
這些年,村民的房子都刷了白漆,壘高了院墻。在村里一眼就能找到張霖的家:墻最矮、墻面最斑駁的那一戶,甚至沒有大門——除了人命,沒有更值錢的東西。
張霖對父親張戰偉的最后記憶,定格在2007年夏天的一個下午。??
父親拿著手電筒帶張霖到村莊邊上的林子里捉“爬蚱”,那是蟬剛從地里鉆出、尚未長出翅膀的幼蟲。夏天傍晚,豫東平原的樹林里到處都是捉蟬的人群。
天快黑時,張霖的奶奶李桂梅到村北的棉花廠叫丈夫張士敬回家吃飯。她做了一些饃、炒了茄子和豆角。父親也抱著3歲的張霖到家。孩子臉熱得通紅,全身是汗,李桂梅還責備了一句,“也不怕給孩子熱出病”。
飯桌上,一家人很少交談。
晚飯后,李桂梅帶著張霖到一旁玩耍,丈夫回到了廠里。張戰偉去設在村委會活動室的衛生室,他是一名村醫。
案卷顯示,張戰偉在夜里給村里一位姑婆開了藥。
臨近23點,喝酒聚會的村民回到家中,張莊安靜下來。一個白T藍褲、棕色皮鞋的男青年掂著菜刀走到衛生室門口,敲門喊:“ 戰偉, 戰偉,開一下門!”
“誰?”
“小孩鬧肚子哩!吃瓜吃著了。”
張戰偉赤裸著上身,拿著手電筒開了門,瞬間,一塊連著耳朵的頭皮被砍下。住在衛生室東邊不到20米的張素英和丈夫剛躺下,就聽到一聲慘叫。?
此時,張戰偉正往衛生室東邊跑,兇手緊追其后。
張素英的丈夫意識到“有人打架了”,下樓找礦燈。她跑到二樓平臺上張望,聽見有人說話、打斗的聲音。 丈夫沒找到燈,折返樓上。張素英覺得,也可能是小孩鬧著玩,“半夜了,哪有小孩,我聽著像打架”,丈夫反駁。這之后再也沒有聲音響起,他們躺了回去。
后半夜,太康下起大雨。
第二天清晨6點半,天色陰郁,雨勢漸緩。一位村民抄近路回家時,在小樹林看見一個渾身是血的男人,以為是個騎摩托車摔死的年輕人。他跑去通知附近的村民,出于少管閑事的心理,他們沒有報警。
幾乎同一時間,李桂梅到棉花廠里叫醒張士敬,說衛生室的門開著,地上有塊頭皮,兒子卻不見蹤影。張士敬讓妻子回去,自己趕往衛生室,路上一直撥打張戰偉的電話,但無人接聽。
越來越多的村民出門,開始當天的活計。
衛生室外的柏油路邊,張士敬叫上幾人一塊找。他注意到路面有血,循著血跡走,一棵楊樹上有血,另一棵也有。這時有人發現,“ 戰偉在那兒”。他走過去,兒子側躺在幾棵楊樹間,地上的血跡被雨水沖刷過。“我的兒!”張士敬旋即暈了過去。而張霖記得,奶奶抱著他站在警戒線外,他哭個不停。
按照法醫的鑒定結論,張戰偉死在最后一餐的5個小時后,身上有著9處刀傷,頭部和頸部的傷口最為致命。
他死的那天是2007年7月12日,再過十來天便是一年中陽光最烈、氣溫最高的時節。
只要不談爸媽,他就能保持自信。
張戰偉死亡兩個月后,張美婷收拾行李搬出張家。遠走他鄉
涉嫌違反反壟斷法 杜邦公司被立案調查
值得警惕的“占坑式辯護”丨法眼
江西南昌再通報“李某雪事件”情況
抖音未開放海外注冊,抖音副總裁:海外IP不代表海外用戶
AI時代,保險業路在何方?
100%預防艾滋?長效艾滋新藥還沒那么神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