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7日,百果波折變質百果園于世界水果博覽會上推出無人零售百果盒子和首款果汁飲品。園沖隱患 (視覺中國/圖)
剛剛在港交所網站公布上市招股書的售賣水果商留第四天,意欲沖擊“水果零售第一股”的加盟百果園便因門店管理混亂、水果品質安全問題登上熱搜。百果波折變質
2022年5月6日,園沖隱患嗶哩嗶哩(B站)賬號“內幕糾察局”發布的售賣水果商留一則暗訪視頻中,百果園兩家門店被曝將變質的加盟水果做成果切、售賣發霉水果。百果波折變質
主打高端水果的園沖隱患百果園一時成為眾矢之的。在“百果園致歉”的售賣水果商留微博熱搜之下,大量消費者反饋,加盟曾在百果園買到過爛水果、百果波折變質發霉水果等。園沖隱患
南方周末記者發現,售賣水果商留黑貓投訴平臺有1200多條與百果園相關的投訴,不完全統計發現,其中251條涉及食品質量問題,810條涉及店鋪服務問題。
這無疑為百果園上市之路添了波折。事實上,不到兩年內,百果園多次尋求上市。從招股書公布的數據來看,盡管百果園的收入在2021年已經超過百億,但其毛利率、凈利率卻一直處于較低水平。
百果園、鮮豐水果、洪九果品,國內水果三巨頭無一不想上市,爭奪“水果零售第一股”。就在百果園提交招股書稍早幾天,4月29日,洪九果品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
事實上,此次事件再次暴露了百果園引以為豪的特許經營模式存在的管理漏洞。“這個模式是資本市場比較青睞的,資產比較輕,擴張速度比較快,市場占有率比較高。”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陳立平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特許經營模式在擴張上面有它有利的一方面,同時也會面臨很多風險。
5月8日早晨,上海市消保委點名百果園,稱近年來,很多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都與加盟店相關,“品牌不能一味追求擴張速度,而疏于對加盟店的管理和監督”。
壞的水果去哪了?這是“內幕糾察局”創始人“小白”一直存有的疑問。懷揣著問題,“內幕糾察局”團隊開始尋找水果店鋪暗訪,目光對準行業龍頭百果園,在成都和武漢兩地隨機挑選了兩家店鋪。
一個多月時間,“內幕糾察局”在兩家百果園店鋪發現了一系列問題。
5月6日發布的暗訪視頻中,百果園店員在明知重量大的水果定價高的前提下,仍將小鳳梨當大鳳梨售賣,并說“沒關系,反正人家有錢”。一盒放了一個半月的啤梨,店員只是把壞的扔了且繼續售賣,并稱“誰扔啊,都沒人管的”“你看其他門店放得比咱這還久了,有些門店放了兩三個月還在的”……
發霉的小蘋果、有酒味的哈密瓜被打包放上架臺或做成果切售賣。所幸這些小伎倆并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