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通脹“爆表”與美聯儲激進加息預期升溫,穩如泰山人民幣匯率顯得“巋然不動”。美國
截至2月11日19時,通脹境內在岸市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徘徊在6.3590附近,率創利差較前一個交易日小幅回落49個基點;境外離岸市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則觸及6.3619,近年較前一個交易日小幅下跌10個基點。
在一位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看來,新高這背后,中美一是收窄美國通脹“爆表”與美聯儲激進加息預期升溫未能觸發美元指數大幅上漲,二是無礙中國外貿延續高景氣度給人民幣匯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相比隔夜美股美債資產價格劇烈波動,人民2月11日外匯市場則顯得相對平靜,穩如泰山既看不到海外投資機構因美聯儲緊急升息預期升溫而大舉沽空人民幣,美國也沒有出現資本外流跡象。通脹”一位香港銀行外匯交易員向記者透露。率創利差這背后,近年是多數海外投資機構早已消化了美聯儲激進加息對中美利差收窄的負面沖擊。
數據顯示,受隔夜美國通脹爆表與美聯儲激進加息預期升溫的影響,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創下2019年8月以來最高值2.05%,令中美利差(10年期中美國債收益率之差)一度收窄至年內新低76個基點。
“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海外大型資管機構持續加倉中國債券的步伐。”一位歐洲大型資管機構亞太區首席代表向記者指出。畢竟,中國經濟增長基本面穩健與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助力中國債券價格上漲,且越來越多海外投資機構通過引入豐富的套期保值工具,也能創造相對較高的中美無風險利差收益。
“更重要的是,中國外貿延續高景氣度令人民幣匯率相對堅挺,正吸引越來越多海外大型資管機構將中國國債視為重要的避險資產。”他坦言。相比中美利差收窄,目前多數全球大型資管機構更關注美聯儲激進升息或造成歐美金融市場資產劇烈重估,因此他們迫切需要加倉中國國債,有效降低投資組合波動性與潛在回撤幅度。
2月10日,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最新數據顯示,美國1月CPI同比上漲7.5%,創下1982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即便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1月核心CPI也同比上漲6%,創下1982年8月以來最大增幅。
這觸發華爾街金融機構驟然押注美聯儲激進加息以遏制通脹高企壓力。
高盛發布報告直接將2022年美聯儲加息預期上調至連續加息7次,每次加息25個基點,高于此前預期的連續加息5次。
隔夜指數掉期(OIS)市場則預測,交易員普遍預期美聯儲在3月加息50個基點的幾率已達到80%,且5月與6月將分別加息25個基點。
“甚至部分對沖基金開始猜測美聯儲可能會在下周舉行緊急會議宣布加息。”上述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透露。
但是,相比10年期美債收益率因此大幅飆漲至2.05%,美元指數則“反應遲滯”,截至2月11日19時,美元指數徘徊在95.9附近,較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僅上漲約20個基點。
在上述香港銀行外匯交易員看來,這背后,一是去年美國貿易逆差金額擴大,無形間壓低了美元指數估值;二是多數投資機構擔心美聯儲如此激進加息或將觸發金融市場劇烈震蕩,反而不敢買入美債等資產避險,拖累美元指數難以形成上漲態勢。
“這令人民幣匯率在中美利差大幅收窄與美聯儲激進加息預期升溫的雙重壓力下,顯得相對平穩。”他指出。11日,僅有少數投資機構借入離岸人民幣頭寸沽空人民幣套利,但這種沽空量根本無法撼動人民幣匯率走勢。
“究其原因,多數參與沽空人民幣的海外資本也投鼠忌器。”這位香港銀行外匯交易員直言。中國供應鏈優勢令外貿延續高景氣度,令任何沽空人民幣行為都可能被企業旺盛結匯需求“吞噬”,迫使沽空者認賠出局。更重要的是,早在1月美聯儲激進加息預期升溫期間,多數投資機構已將這個因素計入人民幣匯率估值模型,如今他們認為當前人民幣匯率已充分反映美聯儲激進加息等因素,根本不愿參與投機資本的沽空套利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美聯儲激進加息預期升溫與美債收益率大漲令中美利差一度收窄至年內低點76個基點,但海外資本對中國債券依舊“青睞有加”。
多位香港銀行債券交易員向記者表示,11日,多家全球大型資管機構仍通過債券通渠道,穩步加倉中國國債與政金債,絲毫不受美聯儲激進升息預期升溫與中美利差收窄影響。
“此前,我們一度擔心中美利差跌破舒適區間(90個基點)后,部分海外投資機構可能或放緩加倉中國國債的步伐,但事實上,這種擔心是多余的。”一位香港銀行債券交易部主管向記者指出。究其原因,如今多數海外投資機構加倉中國債券,絕不是沖著中美利差收益而來,而是借助增持中國國債降低自身全球投資組合的波動性與潛在回撤幅度。
具體而言,伴隨美聯儲激進加息預期升溫而來的,是越來越多全球資管機構日益擔心全球固定收益類資產面臨劇烈的重估風險。尤其當2-10年期美債、5-30年期美債收益率曲線趨于平坦,7-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倒掛的情況下,華爾街投資機構正擔憂不同期限美債價格將出現劇烈異常波動,導致自身全球固定收益類投資組合面臨未知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加倉收益率曲線相對穩健的不同期限中國國債,可以有效分散投資風險與對沖投資組合波動性。
一位正在加倉中國國債的海外大型資管機構資產配置部主管向記者透露,目前他們不擔心中美利差收窄會令配置中國國債的實際回報“縮水”,因為他們可以引入豐富的債券衍生品進行套期保值鎖定無風險利差收益,再加上適度的杠桿投資,令投資中國國債的年化實際無風險利差仍達到120個基點以上。
“事實上,吸引我們持續加倉中國國債的最大驅動力,不再是利差收益高低,而是中國國債的安全屬性。”他強調說。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