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尼亞馬賽馬拉國家公園遠眺乞力馬扎羅山。對板地接受訪者供圖
雪白巍峨的跑路乞力馬扎羅山下,角馬和斑馬在遼闊的出境草原上安靜覓食;橘紅色的落日灑在安博塞利湖上,非洲野象在夕陽余暉中緩緩踱步……
剛剛過去的游遭遇國慶節,陳賽賽一行六人歷經十幾個小時飛機奔波和6個小時大巴轉運,人在囧途終于抵達肯尼亞馬賽馬拉國家公園,對板地接開啟了一場為期9天的跑路動物游獵之旅。
疫情過后,出境流量砸中肯尼亞,游遭遇越來越多的人在囧途中國中產相中了這里的野生動物大遷徙。對于陳賽賽而言,對板地接旅途中的跑路美景讓她沉醉,但經歷的出境意外也足夠糟心。
行程進行到第三天,游遭遇負責接待的地接社Image Travel突然跑路。陳賽賽一開始不敢相信,最后只能無奈接受現實,在憂慮中走完剩下的四天行程。
而跟團前往歐洲的陳子文,在距離出發不到20天時,被旅行社強制要求加錢、換團。原本7999元的歐洲特價團逐漸加價到1.7萬元,旅行社又以湊不夠人辦理簽證讓她再等一天。
擔心假期泡湯的陳子文只得要求旅行社退款,轉而報了兩萬多元的團。
隨著出境游強勢復蘇,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走出國門,體驗異國風情。2023年,中國重新取代美國,成為最大境外旅游消費國。
據國家移民管理局微信公眾號消息,2024年國慶節期間,共計1309.8萬人次中外人員出入境,同比去年增長25.8%。來自在線旅游平臺的數據顯示,攜程出境游和入境游日均訂單量超過2019年,創歷史新高。
然而,說走就走的出境跟團游,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一些游客在出行中遭遇“人在囧途”,維權時卻又陷入困境,只能選擇吃“啞巴虧”。
“在國內游維權機制日益完善的同時,海外保護機制則相對較弱。國內的一些游客往往不了解境外情況,囿于信息不對稱,很容易受到欺騙。尤其是當出境游服務提供商為境外機構時,游客即便被侵權,也不知道該找誰反映,或者耗不起時間。”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電子商務法研究中心主任薛軍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以后打死也不跟團了。”經歷過一次體驗感極差的出境跟團游后,陳子文感嘆。
她的歐洲行是臨時起意。
2024年8月底,陳子文在抖音直播間刷到了歐洲跟團游,12天9晚法意瑞三國只需7999元。
“當時想著挺便宜,就一時心血來潮下了單,沒想到這只是套路的開始。”陳子文說。
直播間的人最初告訴陳子文,可以隨時出行。但沒想到付了錢,她卻被告知只能在指定日期出行,只得加錢選了9月23日的團。
臨出發不到20天時,旅行社突然通知她沒位置了,要求加錢并將其調到另外一個團。考慮到已經請好假,陳子文按捺住內心的怒火,額外加了3000元。“此時團費已經增加到了一萬七,比最初直播間的價格翻了一倍,感覺自己純純就是個冤大頭。”
煩心事還遠未結束。次日,旅行社打電話說,由于湊不夠人錄指紋,她只能再等一天。
“辦理歐洲申根簽需要提前十五天左右,我很擔心旅行社湊不齊人,假期就泡湯了。我果斷要求旅行社退款,并把我提交的簽證辦理資料寄回。”陳子文回憶。
出行將近,陳子文很難再找到價格實惠的團。她連續咨詢了多家旅行社,最終只得匆匆選了價格更高的跟團游。
與此同時,計劃前往老撾旅行的李賢也卷入了和酒店的一場糾紛中。國慶假期前的幾天時間里,她連續5天都在和平臺與酒店協商退款。
9月19日,李賢通過Agoda預訂了位于老撾瑯勃拉邦省的兩家酒店,計劃于10月3日入住滿家樂酒店,4日至6日入住保護區酒店,三晚房費接近三千元。
李賢預訂的是兩家酒店中的低價房型,附帶有“不可取消”政策。受訪者供圖
“我們預訂的是兩家酒店中的低價房型,附帶有‘不可取消’政策,當時想著已經做好出游準備。”李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