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昂緊張的賣慘音樂
只上十秒的“爆款”商品
品質“上乘”
再加上“老粉絲”刷屏的誘惑性評論
有多少人經歷過這種直播帶貨呢?
小心落入“網絡水軍”的圈套!
9月14日是打造大涼2023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法治日,四川公安召開以“維護清朗網絡空間,山人設賣水軍重拳整治網絡亂象”為主題的假貨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全省公安機關打擊整治網絡水軍、團伙網絡黑產、落網網絡黑客、賣慘網絡侵公等網絡亂象工作情況,打造大涼發布相關典型案例。山人設賣水軍其中,假貨涼山公安偵破一起打造賣慘網紅主播,團伙擺拍貧困假象吸引流量,落網雇傭“網絡水軍”漲粉引流,賣慘借流量銷售假冒農副產品的打造大涼案件。
今年6月以來,山人設賣水軍涼山網安部門在偵辦“網紅”虛假宣傳、銷售假冒產品牟利的違法犯罪案件中,發現多個“網絡水軍”團伙與南京、成都等地MCN機構合作,以“助農”為噱頭,在短視頻、電商平臺偽裝成普通消費者,按照既定話術在“網紅”直播間關注、評論、回復,配合“網紅”打造“大涼山原生態”人設,銷售假冒的“特色農產品”。
經查,為配合“網紅”在直播間的虛假宣傳,MCN機構找河北保定某傳媒公司、北京徐某等網絡水軍團伙開展“投流”業務。該傳媒公司使用1000余個營業執照,在短視頻平臺注冊廣告賬戶,以100元至160元增加1千個關注粉絲的價格,在直播間為網紅漲粉。徐某通過專業平臺接單,下發至各地“機房”批量操控機器人賬號,偽裝成消費者,在直播帶貨期間評論商品產地、夸大產品功效,讓網紅主播在短時間內貼上助農、公益等標簽。通過“投流”平臺,MCN機構將網紅精準推送給相關興趣愛好、適宜年齡段、特定區域的網民,以達到漲粉、引流的目的,制造爆款、搶單的假象,誘導消費者購買產品。
該網絡水軍團伙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通過實地走訪當地群眾、調取網絡信息、摸排直播團伙等方式深入偵查,發現網紅主播前端表演,水軍團伙幕后引流,形成了“吸粉-引流-帶貨-變現”的產業化運作模式。
MCN機構專門搜集經典劇本,通過專業擺拍,雇傭網絡水軍烘托氣氛,呈現在網友眼前的是網紅艱辛的生活和帶貨致富的“勵志”故事,以此獲取流量,消費廣大網友的善意,繼而制假售假逐利,致使網友真假難辨。
網絡水軍團伙分布于全國各地,涉及涼山、成都、南京、廣州等多地,各團伙以網絡通訊工具為鏈接橋梁,相互之間不知曉真實身份,各自獨立運作,去中心化特點明顯。涉案網紅直播銷售的假冒“特色農產品”總額達2000余萬元,商品發往全國各地,嚴重侵犯網絡市場經濟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益。
截至目前,涼山網安部門共摧毀“網絡水軍”公司3個,抓獲犯罪嫌疑人52人,其中網紅主播2人,MCN機構成員2人,供應鏈負責人2人。打掉虛假宣傳網絡傳媒公司5個,電商平臺供應店鋪12個,查封涉案公司13家,搗毀直播平臺刷量控評“機房”4個,查扣涉案手機400余部,封停涉案虛擬賬號1500余個,凍結涉案資金5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