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新社會的器官,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向而行南評估評價必須置于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勢中去動態考量。
在全球經濟綠色轉型和中國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末中背景下,本年度調研在沿用過往調研方法和評價模型的國企基礎上進行了動態調整和優化。
在調研方法上,業社除問卷調研、任榜案頭研究之外,解讀今年增加了案例研究,新選取10家不同規模、向而行南不同行業的末中企業進行深度調研和訪談,形成了年度十大CSR觀察案例。國企
在評價指標上,業社繼續從經濟、任榜CSR治理和管理、解讀公平運營、新產品與消費者、員工與安全、環境、社區與公益七個維度評價企業的社會責任綜合表現,同時增加了“董事會/管理層薪酬與ESG掛鉤”“科技倫理”“DEI(多元、公平和包容)”“CSR報告鑒證”等觀察指標。
本年度調研依托“善擇-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大數據平臺”,歷時6個月,納入調研樣本企業580家,最終形成“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300強)”,以及互聯網、房地產、銀行、汽車和醫藥五個行業榜單。
總體來看,“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2023)”上榜企業的社會責任管理水平和績效水平穩步提升,平均得分為56.8分,比上一年度提升1.9分;從企業角度看,155家企業得分比去年提升,122家企業得分下降,新增上榜企業23家。
從企業類型看,有166家生產制造型企業上榜,平均得分為55.7分;134家服務型企業上榜,平均得分為58.2分。
從調研評價的7個一級指標看,“產品與消費者”維度表現最好,平均得分為65.9分;其次為“社區與公益”維度,平均得分為64.1分;“經濟”維度得分最低,為36.3分。
在上榜的300家企業中,2023年營業收入增長的企業占56.3%,年度凈利潤增長的企業占54.3%,說明2023年中國企業在經濟成長性方面遇到了較大的挑戰和壓力。
我們將每年排名進入榜單TOP30的企業稱為“年度責任企業”。自2019年-2023年5年間,共有76家企業進入榜單TOP30,其中騰訊控股、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和臺達4家企業連續5年進入榜單TOP30。
自2019年以來,ICT(信息與通信技術)、外貿“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科技型企業進入榜單TOP30的比例開始提升,2023年占比達46.7%,共有14家企業進入榜單TOP30,成為年度責任企業。
雖然2022年榜單TOP30中科技型企業占比略有回落,但在榜單TOP10中,
2025-04-17 13:09
2025-04-17 12:44
2025-04-17 12:07
2025-04-17 12:06
2025-04-17 11:51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