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24年10月26日,報復以色列武裝空軍飛機出發,色列準備前往攻擊伊朗。空襲視覺中國/圖
當地時間2024年10月26日,伊朗有余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剛剛結束中東斡旋之旅,場留以色列對伊朗的報復報復行動隨即落地,包括首都德黑蘭在內的色列伊朗多地接連響起爆炸聲。
央視新聞援引以色列媒體報道稱,空襲以軍動用包括戰斗機、伊朗有余加油機和電子偵察機在內的場留逾100架飛機,在距離領土約1600公里的報復地方發動空襲。最新型的美制F-35隱身戰斗機也參與了此次跨境襲擊。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稱“沉重打擊”了伊朗的防空力量及其導彈生產能力,他同時“感謝美國的緊密合作和支持”。
伊朗方面則在淡化襲擊的影響。伊朗軍方表示,伊軍成功防御了以色列襲擊,此番打擊行動造成的“損失有限”,只有四名士兵在空襲中死亡。
“以色列的襲擊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既精準把握了伊朗不愿意擴大事態的心理,也看到美國忙于大選無暇干預。”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研究員鄒志強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此次報復性襲擊發生之際,加沙停火仍未取得實質進展,黎以局勢再度風聲鶴唳。外界普遍擔心,以色列的跨境空襲會將伊以這對宿敵推向正面抗爭的邊緣。
“中東的緊張局勢如同繃緊的弦,既面臨受意外事件干擾進一步失控的風險,也存在防范沖突升級的制約因素。地區主權國家都不愿意加沙沖突長期延宕甚至外溢,將更多國家卷入其中。”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余國慶向南方周末記者分析。
當地時間2024年10月26日凌晨兩點多,德黑蘭上空的連續爆炸聲,驚醒了睡夢中的伊朗民眾。
德黑蘭防空部門稱,當天凌晨聽到的巨大爆炸聲,是源于伊朗防空系統應對以色列針對德黑蘭省之外的三處地點的行動。
26日凌晨,以色列對伊朗軍事目標發起精確打擊。據央視新聞報道,此次空襲行動分三次進行。第一波襲擊針對的是伊朗的防空系統。隨后,以軍又對伊朗的導彈和無人機基地發動兩波襲擊。
伊朗官方消息稱,以色列戰斗機飛越伊拉克領空,利用美國在伊拉克控制的空域,從距離伊朗邊境100公里的地方發射遠程導彈。
“以色列戰機向伊拉姆省、胡齊斯坦省和德黑蘭附近的雷達發射遠程空基導彈。這些導彈配備了輕型彈頭,大小只有伊朗彈道導彈彈頭的五分之一。”伊朗武裝部隊參謀長阿卜杜拉希姆·穆薩維說。
有分析指出,這是自1980年兩伊戰爭以來,以色列首次公開襲擊伊朗,也是伊朗首次面對如此大規模的持續襲擊。
以色列軍方將此次行動命名為“懺悔日”,其目的是為了回應伊朗近期對以色列的襲擊。內塔尼亞胡和國防部長加蘭特在一處地下設施遙控指揮此次襲擊。
二十多天前,伊朗向以色列發射了200枚導彈,以此回應哈馬斯領導人哈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