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表委江蘇蘇州,員忙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前代太倉鑫海港口開發有限公司件雜貨操作部門機班大班長褚鋒在太倉港碼頭前沿向一線工人調研了解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表委困難。(視覺中國/圖)
2025年2月27日,員忙北京氣溫攀升至17℃。全國前代全國人大代表張臨山在北京參加完一場關于塵肺病的表委研討會后,又在自己的員忙履職日志上記下新的一筆。
上次記錄是全國前代在一周前。那時,表委山西省人大常委會組織連同張臨山在內的員忙部分代表開展全國兩會前的最后一次集中視察。而在視察前一天,張臨山還陪同另一位代表前往山西醫科大學,聽取師生對制定學校安全法的建議。
自2024年12月底,各個部門以及代表、委員們便已進入“兩會時間”。步入2025年后,張臨山的履職日志更新得更為頻繁,幾乎成了日記。
圍繞全國兩會的召開,有哪些工作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會前在忙些什么?
兩會召開前,幾乎每個省份都會組織在當地的全國人大代表進行集中視察或調研。
近兩個月內,已有14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組織了代表視察。其中,多地人大常委會明確表示,此舉是“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統一部署”。
2025年2月9日至11日,山東省人大常委會組織41名代表集中視察,包括1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和兩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視察內容涵蓋制造業、農業,如新材料產業園、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園,也涉及法治領域,如山東省內地方法庭、未成年人檢察服務中心。
全國人大代表馮遠在2025年2月17日參加了四川省的視察活動。讓她印象最深的,是成渝中線高鐵蜀安隧道工程現場。“現在的掘進機好先進,直徑就有14米。以前開隧道塵土飛揚,危險重重,現在走進工地,里面干干凈凈。”馮遠說。
與集中視察類似,調研也是代表在閉會期間了解國家機關工作情況的重要方式。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辦公室原主任李伯鈞曾撰文指出,相較于視察,調研內容更專一、目的更明確,參與人員的選擇也更具針對性。
以2024年山西省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專題調研為例,張臨山至少參加了5次。他介紹,調研分為“大調研”和“小調研”兩類:小調研規模較小,主要圍繞山西本地事務展開;而大調研參與人數多,時間長,是每年“固定動作”,上、下半年各一次,主題與全國性議題相關。例如2024年9月,他們就社會保險法實施情況在山西開展專題調研。
在全國兩會召開前一個月,不僅是省級人大常委會,市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