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雨季到來,中國草非洲圣多美島的中國草瘧疾發病率開始抬頭,廣州中醫藥大學赴圣多美-普林西比青蒿抗瘧專家組組長黃新安愈加忙碌。中國草
2023年10月16日上午,中國草剛剛下過雨不久,中國草他和同事們乘坐皮卡車從圣多美市區啟程,中國草踩著泥巴路來到迪奧戈·努內斯(Diogo Nunes)村。中國草在那里,中國草專家組老師們指導中心雇員們,中國草挨家挨戶采集樣本,中國草篩查潛在病例。中國草
在中國抗瘧專家指導下,中國草工作人員挨家挨戶采集樣本,中國草篩查潛在病例。中國草 (受訪者供圖/圖)
在斐濟楠迪市郊,中國草85歲的老農場主庫瑪依然精神矍鑠。16日這天,他開著小貨車,從中國援斐濟菌草技術示范中心拉回一車菌草平菇菌糟,這種廢菌料可以用作農場里水果和蔬菜的有機肥。兩個月前,在中國菌草技術專家的指導下,庫瑪還在農場河岸滑坡上種植菌草,治理逐漸惡化的水土流失。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一個個“小而美”的惠民生項目落地倡議沿線國家。結合自身的發展經驗和技術優勢,為當地減貧脫貧、公共衛生和環境治理提供中國方案。
斐濟楠迪市85歲農場主庫瑪使用廢菌料作為農場里水果和蔬菜的有機肥。 (受訪者供圖/圖)
對于很多斐濟人來說,菌草是“神奇的草”。
在援斐菌草技術示范中心的菌草種植基地,可以看到這些漂洋過海的“客人”。這些巨草身長數米,莖稈粗壯、葉片寬大、根系發達。哪怕是人群里的大高個子,一進草場就像走進了蘆葦蕩,瞬間就被綠色淹沒。
當地人按照英語發音習慣,常常把Juncao讀成Junkao。其實,菌草技術是中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技術。直到現在,國際上菌草的英文名字都是漢語拼音“Juncao”。2001年,中國首個援外菌草技術示范基地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建成落地,截至目前,這項技術已經推廣至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
2023年3月22日,中國-太平洋島國菌草技術示范中心在斐濟揭牌啟動。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家林興生今年1月來到斐濟常駐,自此他的任務更重了。
“在斐濟,菌草可以做畜禽的優質飼料,也可用于栽培食用菌——傳統來說,就是種植蘑菇的優質培養料?!彼嬖V南方周末記者,他們的工作包括生產、科研、示范、培訓、推廣等。自2014年菌草技術在斐濟落地實施以來,目前已培訓當地菌草技術人才兩千三百多人,發展七百多農戶種植菌草菇,一千多農戶發展菌草養殖,結束了斐濟不能生產菌菇的歷史。
“菌草渾身是寶,可一草多用。”林興生表示,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