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兩艘瀕海戰斗艦正在太平洋上進行。海軍 (視覺中國/圖)
“美國海軍的雞多艘發展計劃旨在確保針對競爭對手的優勢,然而,肋美新船下水不多,戰艦老艦接連退役,未老美國的先售勃勃野心已經面臨問題。”
2023年4月24日,啥算據美國The 海軍Drive網站“戰區”欄目報道,美國海軍計劃在未來兩年內,雞多艘通過其對外軍售計劃出售6艘瀕海戰斗艦。肋美
報道稱,戰艦海軍尋求在2024年退役兩艘“獨立”級瀕海戰斗艦——“杰克遜”號和“蒙哥馬利”號,未老并計劃于2025年,先售將4艘退役的啥算“自由”級瀕海戰斗艦——“威奇托”號、“比林斯”號、海軍“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和“圣路易斯”號——對外出售。
軍艦在完成使命任務后功成身退,是各國海軍的例行操作。但值得關注的是,這6艘戰艦均是提前退役。其中,艦齡最小的只有3年,最大的不過8年,而它們原本的設計壽命為25年。
其實,這6艘瀕海戰斗艦不過是美國海軍軍艦退役潮的一個縮影。
根據美國海軍日前公布的2024財年30年造船計劃,海軍欲申請在2024年退役11艘艦船,以便“騰出更多資源用于造船和其他優先事項”。俄新社4月24日報道指出,在接下來的2025財年至2027財年,美國海軍計劃共有40艘軍艦退役。
“盡管美國海軍看上去異常龐大,但大部分軍艦都是冷戰時期的產物,目前已垂垂老矣。”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海洋和極地研究中心主任張耀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隨著戰略重心轉向爭奪和保持海洋控制權,美國試圖建立一支以大國海軍為主要作戰對象的現代化全域海軍,今后幾年將出現大規模的軍艦退役浪潮。”
當地時間4月15日,美國海軍未來的“自由”級瀕海戰斗艦“克利夫蘭”號舉行了命名下水儀式。然而,儀式上卻出現了“轟轟烈烈”的一幕。剛下水的“克利夫蘭”號與一艘配套拖船相撞,發出一聲巨響,導致艦艇受損。
這并非瀕海戰斗艦第一次遭遇棘手狀況。事實上,該艦艇因自身結構性缺陷,船體極易出現裂縫,且大規模戰力有限,一直并不受美國海軍歡迎。
“冷戰結束后,美國海軍認為海上威脅已經不復存在,并預判在未來幾十年不會再次出現強大對手,因此將作戰任務調整為‘由海向陸’,瀕海戰斗艦應時而生。”前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