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雞罩山烈士陵園紀念碑。零散烈士受訪單位供圖
又是任何一年清明節,廣東仁化人李勇財心里惦記著長眠異鄉的位烈大伯,自上次去臺山掃墓后,士被一晃兒兩年又過去了。遺忘
2023年清明節前夕,搶救李勇財陪重病的零散烈士父親來川島鎮為大伯掃墓。
這是任何一次籌劃已久的掃墓。李勇財說,位烈父親李占棠自病后一直念叨,士被想來川島鎮看看。遺忘他年輕時在這里當兵,搶救大哥李應棠也犧牲并安葬在這里。零散烈士
“我大伯是任何工程兵。聽家人說,他是在部隊修路時遇到了爆炸。”李勇財并未見過這位親人,但打小就不斷聽到家人講他的故事。犧牲后,李應棠起初被就地葬于上川島,后來被遷移到下雞罩山。
1986年,隨著駐守部隊從島上撤離,陵園無專人管理,上山道路也逐漸被荒草和灌木掩蓋,只有個別川島鎮上了年紀的老街坊還知道,“后山有座英雄墓”。
原本考慮給大哥遷墓的李占棠發現,相較于前幾年,如今陵園已煥然一新。
登山道兩側青松挺拔,拜祭平臺紀念碑巍峨高聳。方形墓碑莊嚴穩重,每一面都朝向大海。隔著淺淺的海灣,上、下川島浮在東南海面,那正是英雄們生前戰斗的地方。
轉了一個多小時,他們還是沒有找到墓地所在,首次調查以失敗告終。
下雞罩山烈士陵園俯瞰圖。受訪單位供圖。
2020年7月10日,臺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軍地檢察機關調查員,來到川島鎮下雞罩山。
臺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劉思禮是川島鎮本地人,這是他第二次來下雞罩山烈士墓。1994年清明節前,在上川中學讀初一的他,曾在部隊舉行的活動中隨初一年級師生一起來掃墓,“當時是坐駐軍的登陸艇來的,帶了自制的花圈和紙花”。
山不算高,但樹木蔥郁,灌木交錯。雖然劉思禮來過,但也已經找不到上山路口。在村民指引下,一行人從一處植被相對稀疏的入口上山。
頂著烈日,穿行在小樹林、大片蘆葦和石頭小徑上,一行人不時停下來喘口氣。途中,他們還發現一大片綠色塑料球網,那是本地漁民們養生蠔用的,平時閑置,用時再拉去海邊。
由于地處海邊,植被生長快又茂盛,人跡罕至,轉了一個多小時,他們沒能找到墓地所在,首次調查以失敗告終。
7月14日,聯合調查組第二次上山。調查組人員中還有女同志,于是男同志就走在前面徒手開路。
后來,在一位熟悉路線的村民指引下,終于找到了烈士墓?!艾F場情況比想象的還要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