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光伏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在上海組織召開“防止行業內卷式惡性競爭座談會”,行業協會行業性競共同研討有序化解供需失衡、今日出清過剩產能等相關措施。召開爭座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防止本次會議為閉門會議,內卷并不對外開放,式惡但吸引了業內極大關注。光伏
記者從現場獨家獲悉,行業協會行業性競參加此次座談會的今日企業幾乎覆蓋光伏制造產業鏈上中下游核心企業,包括隆基綠能、召開爭座通威股份、防止晶科能源、內卷晶澳科技、式惡協鑫科技、光伏愛旭股份、正泰新能、高景太陽能等數十家光伏企業。其中,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協鑫科技聯席CEO蘭天石、愛旭股份董事長陳剛等企業家、高管均出現在會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本次座談會分為上午和下午兩場。上午場,與會企業代表商討關于“反內卷式競爭、反低于成本傾銷”等內容的行業自律公約,有序化解供需失衡、出清過剩產能等相關措施,以及提出對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其他建議。而在下午場,與會企業代表則會進一步討論實施細則及工作方案。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我國光伏新增裝機139.99GW,同比增長23.71%,需求端持續穩定增長。然而,產業鏈價格卻下跌不止,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環節均遭遇量升價減的境地,不少企業遭遇現金虧損。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截至10月10日的價格信息顯示,當周,多晶硅、硅片價格持平:N型棒狀硅成交均價為4.17萬元/噸,單晶致密料成交均價為3.45萬元/噸;N型顆粒硅成交均價為3.73萬元/噸;N型G10L單晶硅片(182*183.75 mm /130μm/256mm)成交均價維持在1.11元/片;N型G12R單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價維持在1.26元/片;N型G12單晶硅片(210*210 mm/150μm)成交均價維持在1.5元/片。
但當周電池、組件價格下跌,M10單晶TOPCon電池片成交價降至0.27元/W,182mmTOPCon雙面雙玻組件價格降至0.7元/W。
值得注意的是,組件價格還有繼續下跌的跡象。據《智匯光伏》消息,10月12日,華潤電力沂源西里150MW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光伏組件設備采購開標,項目采購N型雙面雙玻單晶硅光伏組件,總容量為180MWp。共有14家企業參投標,投標單價0.5308元/W至0.7255元/W,均價為0.64元/W。
雖然上述價格為項目的投標價,并非最終的中標價,但部分企業報出跌破0.6元/W的價格表明,當前行業所擔憂的“價格戰”并未熄火。
事實上,當前行業惡性競爭現象早已引發業內擔憂。就在今年8月底,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指導下,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已經在北京組織召開“光伏電站建設招投標價格機制座談會”。在這場座談會上,與會代表一致認為目前全行業虧損的局面不利于光伏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不合理低價對于下游電站業主來說也不利于保證產品質量和交付。
會議還建議,聯合上下游企業進一步優化光伏電站建設招投標機制,如采用兩步制開標、采用合理均價作為靶心價、將產品與技術創新、產品質量可靠性、知識產權、可持續運營能力、履約能力、社會責任、ESG、自主可控、綠色供應鏈等納入評分體系等。
此外,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將牽頭編制發布價格指數、成本指數以更好反映光伏產品當期價格,并作為調價機制的重要依據。
眼下,光伏產業已經進入第四季度,業內期盼的本輪周期拐點依舊未出現。雖然有企業曾表示,第四季度有望看到新的信號——通威股份最新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內容顯示,該公司認為,隨著四季度枯水期來臨,電力成本增加,將導致工業硅和多晶硅生產成本抬升,和供需格局改善,價格有望繼續小幅上漲。
有業內分析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倘若硅料價格上漲,價格傳導下后續環節或將得到盤活。但還需要各企業配合行業現狀制定好合理的減產計劃,并予以實施,產業鏈價格“死水”有望“盤活”。
截至發稿時,本次座談會還在進行中。
2025-04-17 04:26
2025-04-17 03:54
2025-04-17 03:00
2025-04-17 02:56
2025-04-17 02:38
2025-04-17 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