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搬家2頭體長4米多、領航林體重約800公斤的鯨分領航鯨,從杭州某極地海洋公園出發,啥抹“搬遷”到200多公里外的凡士舟山某海洋公園,入住更寬敞的搬家“新家”。一頭800公斤,領航林給這樣的鯨分大塊頭長距離“搬家”陣仗可不小,不僅動用吊車、啥抹大貨車,凡士還得20多個成年人一起抬。搬家那么問題來了,領航林給領航鯨“搬家”總共分幾步?鯨分什么是最大的難度?為了讓領航鯨平安入住,工作人員都做了哪些準備來保護?啥抹
要給體重約800公斤的領航鯨“搬家”,而且還是凡士兩頭一起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那么,給領航鯨“搬家”究竟分幾步呢?
工作人員介紹,此次給領航鯨“搬家”一共分為五步。第一步:捕捉與搬運,將領航鯨從飼養池中進行捕捉以后,搬運到箱體;第二步:入箱及吊裝;第三步:運輸前的檢查,包括對領航鯨的呼吸頻率、精神狀態等進行檢查;第四步:運輸途中的監測,包括在運輸途中的水溫、氣溫、動物的精神狀態、活動狀態、呼吸頻率等方面的監測;第五步:到達目的地后,吊裝入水。
要給領航鯨這樣的大塊頭順利“搬家”,需要了解它的生理特點和生活習性。接下來,我們再來認識一下大型海洋生物——領航鯨。
領航鯨是鯨目海豚科屬哺乳動物,因其體形巨大,又被稱為“巨頭鯨”。領航鯨分為長肢領航鯨和短肢領航鯨兩類,長肢領航鯨主要分布在高緯度海域,短肢領航鯨則分布在熱帶及溫帶海域。
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 孫棟:領航鯨一般在海洋自然的環境里邊喜歡聚集成大群,這個種群的規模通常能達到200到300只,這是很大的規模,這在鯨類當中是不多見的。領航鯨是在鯨類里邊性格上比較活潑的。領航鯨是船在大海上航行的時候,水手經常看到它們愿意伴隨在帆船或輪船的周邊,它們這種嬉戲打鬧的行為。
近些年,因海洋環境遭到破壞,領航鯨數量不斷減少,已被列入我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除了體形大、分量重,給領航鯨“搬家”還有哪些難點?繼續來聽專家的介紹。
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 孫棟:從最專業的角度來講的話,鯨類“搬家”最關鍵的是,我們說這個鯨類需要用肺呼吸,所以說它這個背部的通氣孔,也可以通俗地說,它的鼻孔必須露在水面上,避免它溺水,鯨類是可以溺水而亡的。但是水又不能夠放得非常少,放得非常少的話,一個是會導致它皮膚干燥而脫水,脫水對鯨類來說,是一個非常嚴重的事件,第二個,是鯨類龐大的身軀,它需要水的浮力來支撐它體重。那還有一個就是溫度,那對于鯨類來說,尤其是溫度上升,它會導致它過熱休克,這個是要嚴格避免的。
給領航鯨這樣的“大塊頭”“搬家”,每一個細節都很重要。在剛才記者拍攝的轉運過程里有這樣一個細節,就是在領航鯨出水后,工作人員給領航鯨涂抹了凡士林,這么做是為什么呢?
杭州某極地海洋公園技術負責人 劉全勝:領航鯨涂抹凡士林是有一個作用,防脫水,因為氣溫過高的時候,鯨豚類很容易脫水,那通過這個凡士林蓋住以后,就防止水分的散發,涂抹凡士林以后,我們會再蓋上一層濕的毛巾,這樣的話有個保水作用,就是一個是防脫水,一個是保濕。
專家告訴記者,這次兩頭領航鯨“搬家”,給它們身上涂抹的是對其皮膚幾乎沒有傷害的醫用凡士林,重點涂抹的部位是裸露在空氣中的背部皮膚,但在涂抹中要避開通氣孔。兩頭領航鯨到達舟山“新家”,入水前,工作人員還會用毛巾將領航鯨身上的凡士林擦干凈。
從杭州到舟山,跨越200多公里,為保證動物安全,運輸過程中車輛必須保持時速90公里穩定行駛。這就使得原本2個多小時的車程加長至5小時。長途轉運,要如何讓領航鯨減少應激反應,平安抵達“新家”呢?
杭州某極地海洋公園技術負責人 劉全勝:在運輸前24小時我們會停食,在前三天也會逐漸降低它的餌料量,這是第一;第二個,我們會在運輸途中,保證適宜的水溫跟空氣的溫度,我們這次領航鯨,給它設定的是23.5℃的水溫,就是比較適合飼養它的水溫;第三個,我們這個運輸車體空氣我們要保證它流通,不能太悶熱,也不能風太大,要封閉起來;第四,我們會有隨同的獸醫,跟長期飼養它的飼養員,會對它進行撫摸,進行一個交流。
為了讓領航鯨盡快適應新環境,舟山“新家”在室溫、水溫、燈光等各方面按其生活的自然環境進行設定。不過在剛抵達的前兩天,工作人員還會采取少量投食的方式,等領航鯨慢慢適應后再恢復正常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