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江西解執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高院院長傅信平(左二)到鄱陽縣調研。院長(圖片來源:上饒政法網)
?
剛剛過去的傅信這一年,江西法院工作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平化?
數據顯示,行難過去一年,終本清倉江西全省法院有15項工作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全國江西省委領導批示肯定,代表9項工作在全國交流經驗,江西解執190個案例入選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性案例、高院典型案例、院長人民法院案例庫。
2025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傅信平再度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專訪。
南方周末:我們關注到,江西高院在2025年的工作報告中提出,部署開展了黨委領導下的“終本清倉”試點工作,請介紹一下這項工作?
傅信平:“終本”就是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的簡稱,可以簡單理解為對于那些經法院查明暫無可供執行財產的案件,法院會以終結本次執行程序作結案處理,待發現財產或具備處置條件后繼續恢復執行,目的是讓執行法官將更多精力集中在處理有可供執行財產的案件上,從而提升勝訴權益兌現的效率。
“終本”不是案件的終止,但卻事關民生福祉、營商環境、社會穩定、基層治理等一系列工作。開展黨委領導下的“終本清倉”試點工作,就是要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制度優勢,積極將法院執行工作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營造“抓執行就是強治理,抓執行就是促發展”的共識,凝聚各方力量,想方設法推動“終本”案件實質化解,實現社會矛盾化解與社會治理水平提升的“雙贏”。
南方周末:“終本清倉”試點工作取得了哪些突破?
傅信平:2024年,我們在全省39個縣(區、市)部署黨委領導下的“終本清倉”試點工作,試點地區由黨委牽頭,構建了一套“縣(市、區)委書記抓總、鄉鎮書記領辦、村社書記具體辦”的工作格局,讓“解決執行難”工作從原來的“法院主抓”向“黨政齊抓”轉變,“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試點地區法院牽頭成立聯絡工作組,主動對接轄區政法單位、紀檢監察、組織人事、市場監管、金融機構等職能部門,發揮聯動作用,合力攻堅解決查人找物、失信懲戒、打擊拒執等工作難題,執行難綜合治理大格局持續深化。各鄉鎮將“終本清倉”試點作為推進社會治理、筑牢平安基石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村社干部、鄉賢、基層網格員等群體人熟、地熟、事熟的優勢,切實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
據統計,黨委領導下的“終本清倉”試點地區共出清第一批“終本”案件9402件,案件出清率47.99%,執行到位9.07億元。
南方周末:江西法院在推進“終本清倉”工作中,除爭取社會各方力量支持外,還有哪些做法?
傅信平:“終本清倉”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僅需要社會各方力量的支持,更需要人民法院切實擔起主體責任,將“終本清倉”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對此,我們建立了“嚴把進口、規范管理、暢通出口”的動態管理機制,切實推動終本案件規范有序出清。
在“嚴把進口”方面,我們積極踐行“抓前端、治未病”理念,扎實推進立審執協調配合,積極探索“訴前調解”“以保促執”“判后督促”“執前督促”等工作機制,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執前。2024年全省法院新收首執案件26.17萬件,同比下降6.43個百分點,民事裁判申請執行率為39.15%,同比下降12.74個百分點。
在“規范管理”方面,我們部署開展“贛鄱利劍·金融清欠”等系列專項行動,有效提升涉金融、涉民生等重點類型案件的執行效果;精準區分失信與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失能”,對有能力履行卻惡意逃避、抗拒執行的,采取“公訴+自訴”工作模式,持續保持對拒執犯罪行為的強大震懾。2024年全省法院執行到位率68%,同比提升11.3個百分點,執行完畢率43.95%,同比提升4個百分點。
在“暢通出口”方面,我們常態化開展終本終結案件交叉評查,堅決整肅帶財終本、虛假終結等問題,通過“執破融合一批”“交叉執行一批”“專項清理一批”等“七個一批”方式,穩妥有序出清終本案件13.06萬件,切實兌現人民群眾勝訴權益。
南方周末:執行難是人民法院面臨的一個難題,破解執行難是人民法院肩負的職責。2024年,江西法院在強化執行工作方面還采取了哪些舉措?
傅信平:造成執行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因案而異,轉變執行理念,靈活執行方式,采取多樣的執行舉措,破解執行難,增強群眾的司法獲得感。
我們充分發揮交叉執行的“鲇魚效應”,聚焦長期制約執行工作發展的突出問題,通過強化統一指揮、管理和協調,采取督促、指令、提級、協同、集中執行等多種交叉執行方式,整合執行力量推進執行,切實提高執行案件質量和效率,全省法院共交叉執行案件5866案,取得實質性進展4719件,執行到位標的金額37.42億元,執行到位率39.12%。
此外,對于涉及企業的執行案件,我們深入踐行善意文明執行理念,持續完善分級分類信用懲戒體系,適用信用承諾和信用修復激勵機制1.4萬余件,幫助3100余家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著力解決中小企業急難愁盼問題,推動清理拖欠賬款228.82億元;對確實沒有挽救價值的“僵尸”企業,加大“執轉破”力度,破產出清案件2947件,充分釋放市場資源。對于涉農民工工資案件,開展“贛鄱利劍·根治欠薪”執行行動,幫助1.3萬名勞動者追回3.78億元“辛苦錢”。
南方周末:據我們了解,江西法院2024年上線了“贛法通”平臺,請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傅信平:2024年4月,江西省委書記尹弘在南昌中院調研時提出,要深入推進司法公開,提高司法服務效能,讓群眾和企業在每個審理的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這次調研后,江西高院黨組經研究決定,要在推廣借鑒南昌法院“訴事速辦”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提升,統籌搭建全省法院的“贛法通”平臺,2024年10月這個平臺已經上線運行了。
南方周末:這個平臺有什么功能?
傅信平:“贛法通”是個微信小程序,能提供電話直連、留言法官、事項辦理等一系列功能,登陸后只要點擊直連法官功能,系統就會通過平臺呼叫法官,實現訴訟參與人與辦案法官直連直通。除了打電話,當事人也可在平臺上,通過網絡聊天即時通信的方式,以文字、語音、圖片、文件等形式與法官進行留言交流,或者建一個以案件為中心的訴訟溝通群,關聯案件信息,滿足調解、問詢、庭前溝通、文書送達、異步質證等需求。此外,還引入AI助理,實現高頻事項自動推送辦理,通過與收轉發e中心、多元化解e平臺、12368平臺等貫通融合,為當事人提供一站式訴訟服務。
我們看來,“贛法通”平臺不僅是架起了法院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讓司法服務更貼近民生需求,回應了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也是一種數字化辦案模式的探索,進一步提升了辦案質效。
南方周末:談到民生,對人民法院來說,最直接的體現是辦理涉民生案件,可以介紹一下過去一年江西法院相關案件的辦理情況嗎?
傅信平:2024年,江西法院一共審結涉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等民生案件45314件,審結婚姻家事案件53831件,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我們很注重加強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合法權益的保障。基于此,過去一年,我們認真落實江西省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貫徹實施的決議》,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287份;嚴懲虐待、遺棄老年人犯罪,持續打擊利用養生、理財等名目詐騙老年人的違法犯罪;加強對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審結各類勞動爭議案件10356件。
除此之外,對于近年來群眾普遍關注的物業糾紛案件,例如物業公司單方漲價、占用小區公共收益,業委會隨意選聘、解聘物業公司等行為,我們運用巡回審判、示范裁判等機制定分止爭,并在案件辦理中作出否定性評價,審結物業糾紛案件18145件,希望能夠引導增強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共同營造和諧、舒適的人居環境。
南方周末:2025年,江西法院將如何強化民生案件的辦理?
傅信平:民生無小事。我們希望群眾的合法權益受到保障,公平正義得到維護,也希望能為更多群眾解民憂、暖民心。
2025年,我們將繼續踐行“如我在訴”理念,深入推進家事審判工作,穩慎處理好個體權利意識與婚姻家庭利他性、經濟理性與情感倫理之間的沖突,建立家事案件審慎發改機制,探索家事案件風險識別、預防、化解的有效路徑。堅持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并重,著眼解決各類勞動爭議,助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