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留守公婆北京人,先生老家在贛南的逆向春運一個將軍縣,兩地直線距離超過1500公里。接京過年“坐飛機嫌貴,留守公婆坐火車嫌累”,逆向春運奔波的接京過年路途還意味著,只要去了一方,留守公婆就不可能在初二回另一方,逆向春運這兩年我們都是接京過年帶著遺憾過完年的。
“到誰家過年”話題敏感,留守公婆因此,逆向春運不到臘月不談春節安排,接京過年是留守公婆我和先生婚后最大的默契。年前我們算了一筆賬,逆向春運如果去婆家,接京過年一共有三種方案:
方案1:飛機+火車,6小時就到,但單人單程就要1500元;
方案2:Z字頭+K字頭火車中轉,單程耗時超過17小時,400元左右;
方案3:Z字頭火車直達,353元即可搞定,但單程就需要22小時21分鐘。
如果公婆與春運高峰逆向而行,方案1的兩人往返花費只要1100元。算完這筆賬,我們動了心,只用了1分鐘,我就在手機上完成了所有訂票手續。畢竟這個場景已經在心里模擬過無數次了。
先生此刻也如釋重負。京九線上,南昌是個中轉大站,但Z字頭的臥鋪車一年四季買票都要訂鬧鐘搶票,實在搶不到,就拿站臺票上車補票,補不到就找餐車對付一宿。
做了這個決定,我才開始注意到,原來身邊的很多外省朋友早已選擇在北京過年。
有些是因為孩子留下的。老譚過去一年迎來安家和生娃兩件喜事,孩子小肯定經不起折騰,父母離不開家鄉的生意,讓岳父母來京一起過的好意也被婉拒,“可能還是在老家自在”,于是小兩口打算春節“孤軍奮戰”帶娃。還有小文,她的孩子沒過百天,今年接公婆來北京一起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