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0日,改造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前傳村民家坍塌的昔日縣房子。陳昕 攝
積石山縣6.2級地震發生那一晚,貧困馬保天家的難題房子沒塌,但裂縫很大。積石基層一家人不敢住,山抗在院外空曠處用棚布搭了帳篷過夜。震房
42歲的改造馬保天是甘肅省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康吊村村民。康吊村在此次地震中受災嚴重,前傳有多人遇難。昔日縣馬保天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貧困全村房子多有受損,土墻倒塌多,磚混與磚木結構的塌得少些。
大河家鎮周家村距離震中約15公里,曾任駐村干部的馬國祥介紹,地震后村里民房損壞近一半。“最早的老房子,沒修上(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的那種房子,出事的比較多。”
“本次地震老舊農村建筑遭破壞相對嚴重。”據新華社報道,中國災害防御協會城鄉韌性與防災減災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高孟潭建議,根據這一情況,應著力提升農村房屋的抗震性能,并嚴格根據國家規定的抗震標準進行受災地區住宅樓重建。
截至2023年12月21日10時,地震已造成積石山縣115人遇難、784人受傷,其中大河家鎮遇難78人。
積石山縣位于甘肅和青海的交界處,中國南北地震帶北部。此次地震發生在12月18日23時59分。高孟潭表示,震中附近人口密度較大,地震發生在午夜,客觀上拉長了居民對于地震的避險反應時間,加重了傷亡。
在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創院院長、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徐錫偉看來,除事發午夜之外,這次6.2級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有多方面原因。
針對積石山地震的初步震源機制分析結果顯示,此次地震為逆沖型破裂。北京師范大學文理學院地理系特聘副研究員蘇琦對南方周末記者解釋,逆沖型地震即在逆沖斷裂活動作用下所誘發出來的地震。在擠壓應力作用下,斷裂上盤相對上升,下盤相對下降,發生破裂產生地震。
徐錫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逆沖型地震發生的瞬間,斷層面上滑動破裂,造成了地殼的縮短。“就相當于兩輛車相撞,擠到一塊兒去了,這種碰撞相對來說是很強烈的,破壞性比較大。汶川地震就是這個類型。”
新華社報道稱,逆沖型地震會產生更為強烈的地面震動,導致房屋倒塌和嚴重的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同時,此次地震雖屬6.2級,但震源深度僅有10公里,屬淺源地震,進一步加劇了地震的破壞性。
徐錫偉指出,發生地震的積石山縣位置特殊,位于黃土地區,其邊坡是不穩定的,邊坡上造的房子,在這種振動條件下也是不穩定的。此外,這一位置的地下水相對較為豐富,在含水的松散沉積物的小盆地里,振動條件下,砂土液化,地基不穩,房屋容易倒塌。
“我們可以看到好多倒塌的房子,它本身質量可能沒有達到抗震要求。這種房子相對來說數量比較多,分布比較廣,造成的破壞比較嚴重。”徐錫偉說。
他建議,人們應當在這次地震中吸取教訓。地震多發的地區,房屋建設一定要按照國家抗震標準嚴格執行,原來的老房應當適當加固,保證抗震強度,以免大面積倒塌。此外,人們也應離開發生地震的活動斷層,遠離地質災害易發地再來進行房屋恢復重建。
積石山縣的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甘肅省地震局原局長王蘭民對中國新聞周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