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商圈車水馬龍。又家壓垮南方周末記者高伊琛攝
在漫長的網紅拉扯戰下,大多數供貨商決定妥協,店跑與被傳跑路的流量正老板達成和解。
他們是市場網紅女裝店“少女凱拉”爆雷事件的當事人,集中在廣州市沙河服裝批發市場,金字塔其供貨的又家壓垮這家網店系淘寶五金冠店鋪,擁有550余萬粉絲,網紅在5月中旬突然被傳跑路,店跑約有300家供貨商受牽連,流量正總資金約達3500萬元。市場
跑路消息猶如湖心投下巨石,金字塔在商圈激起層層漣漪。又家壓垮行業熟知的網紅問題,在這次跑路熱議中逐漸破圈:在圍繞“少女凱拉”這類網紅店構筑的流量權力金字塔中,大網店具備制定規則的話語權,在鏈條底層的內卷漩渦里,眾多供貨商成了利益被逐漸啃噬的群體,無合同、少保障、難追責,網店售價甚至低于進價。
更令人唏噓的是,在受訪的供貨商中,不少已不止一次被跑路,甚者達七八次之多。事件發生的一個月時間中,有供貨商試圖小心翼翼地試探改變規則,但差點就失去了最大客戶。
“你不愿意,就會有人愿意。”
一腳踏進網絡批發市場的時候,潮汕人章玉良滿心想著賺錢。
他說,在2018年左右,檔口很容易做出爆款,早入行的朋友買了房子和豪車,大部分已經躺平。2021年,他也跟著開了一家檔口,但已錯過了風口。
在服裝網絡批發這條流水線上,像章玉良這樣的供貨商穿針引線,到布料市場采買各類輔料、布料,運送到“制衣村”生產,隨后成品被運至服裝批發市場,經網店老板挑選、上架。
“少女凱拉”是章玉良轉行后的第一個大客戶。檔口那時只有七八款女裝,全被“少女凱拉”看中了。此后他的生意有了明顯增長,日銷售額從兩三件,提高到一百多件,其中一款還成了“小爆款”,“最開始的時候一天賣200件就開心死了”。
所有的行業規則需要他一步步摸索。頭一個規則是“扣點”,網店向供貨商支付貨款時,會無條件扣一定比例。“少女凱拉”當時是“扣3點”,本該向章玉良支付10萬元貨款,到賬就只有9.7萬元。
這個規則顯得“不太平等”,但他只得遵守。供貨商們的心路歷程大抵相似,2019年入行的一名供貨商稱:“一開始其實很多人是不接受的,但是我們行業太卷了,你不愿意,就會有人愿意。”
大網店在服裝批發市場有著絕對的競爭力。供貨商于莎提道:“‘少女凱拉’相當于在商圈做到TOP5(前五)了。五個金冠的淘寶店,體量和信譽都在那里,大家都跟他家做生意,模式已經定型了。”
沙河商圈是廣州三大服裝批發集散地之一,貨源集中在中低端領域,衣服以價格低、銷量大、款式多而著稱。這一商圈擁有二十多個服裝批發市場,兩萬多個檔口,幾十萬人以此為生。
不少檔口專做網絡批發,只為電商供貨。于莎發現,一旦有網店提高“扣點”比例,其他網店也會跟風,大網店還會聯合制定規則,結成利益共同體。“那些大淘寶店都會聯合起來,說好要扣多少個點,什么時候結算。”于莎說,“就等于這個市場的規則就是由他們制定,我們進來就要遵循。”
供貨商話語權的丟失,據入行已久的許程霞回憶,最早是從2016年左右開始的。電商蓬勃發展,女裝網店生意紅火,市場占有份額越大的網店,主導權就越大。
“扣點”比例不斷增加。“現在已經到9個點了。”上述供貨商說,經歷了妥協與退讓之后,他覺得自己陷入了某種惡性循環,“本來是我們有話語權,但是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人默認了這種模式,所以越來越被動。”
供貨商們不得不接受的,還有無保障的結款方式與不斷延遲的結款時間。
“結賬時間是越拖越晚,越拖越晚。”另一名供貨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