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連云港一處高層建筑在大霧中若隱若現,大熱到遇如同近四年的冷建建筑設計業,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筑設圖文無關。計業(視覺中國/圖)
2023年,入冬給排水設計師陳泰被迫過起了“養老”生活。大熱到遇
6月,冷建公司直白地告訴他,筑設“項目回不了款,計業情況很艱難”,入冬他被領導安排“做二休五”,大熱到遇即每周上班兩天,冷建休息五天,筑設工資直接減半。計業如此一來,入冬在路橋與景觀設計單位干了9年的陳泰,收入甚至不夠維持生活開銷。他只剩六七萬元存款了。
一陣始自2019年左右的寒流刮過了建筑設計行業,在四年里持續降溫,吹向了更多新老設計師。2023年,這場寒流依然凜冽。新近的消息是,7月,上海遠東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傳聞將停工停產,后該公司澄清停工的只是施工圖部門;當月,撫順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也宣布全體員工無薪休假三個月;更奇葩的新聞是,因“降薪太狠”,重慶一公司97名建筑設計師選擇離職,公司反訴其工作交接問題,建筑設計師一審敗訴后已上訴。
這些出圈的新聞令人意識到,那個與中國房地產行業數十年浮沉相關的行業,已經進入寒冬。
7年前,陳泰是主動背井離鄉,到廣州來“卷”的。
他告別了老家“養老型”事業單位,來到廣州一家民營設計院。該院總計約150人,陳泰從事給排水設計工作。在新東家,他的工作量大幅增加,一年經手項目就有二十多個,收入也隨之暴漲。到2021年,他的月收入已經近萬,年終獎最多可以拿兩三萬元。
在官方統計中,陳泰所在的是工程設計這一龐大行業,據《2021年全國工程勘察設計統計公報》,全國企業數量達23875家,可分為礦山采選、加工冶煉、石油化工、建筑市政等七大類。其中,與房地產行業密切相關的是建筑市政類別,常見的居住建筑、園林綠化、燃氣管道等均屬于這一類。
上升期在2021年戛然而止。陳泰記得,2022年過完年,他就迎來了一輪10%-15%的降薪,當年也沒有發獎金;到2023年5月,又迎來一輪10%的降薪。
一位疫情期間入職的女同事收入被砍得更狠,“只能拿廣州市最低工資,2300元一個月”。最終,陳泰選擇離職。走出公司之際,公司已經退租了一層寫字樓的辦公室,只與另一家公司合租半層。
一切似乎變成了一場忍耐力游戲:據深圳一家國有設計院總建筑師翟磊的觀察,變化始于2019年。從那年起,占據建筑設計公司業務大頭的房地產市場逐漸走向低迷,項目大范圍縮水,以至于建筑設計公司或是訂單驟減,或是項目完成也難以回款。設計師們漸漸面臨降薪、停發獎金等困局,直到他們再難忍受,主動離職,或是被裁。
2021年11月,入職河南一家民營建筑設計公司不到半年,顏荷就被談話:她沒有接受自請降薪的要求,公司擬辭退她。顏荷從此告別了設計院。不過她至少拿到了公司許諾的工資。
相較之下,包潔連薪水也沒能拿全。2022年7月,從一所985大學建筑學專業畢業后,包潔入職天津一家民營建筑設計公司,每月薪水約6000元,“最近幾年都沒有年終獎”。她回憶,公司常常拖欠工資,理由也是“回款比較困難”。忍耐一年后,包潔主動離職。她稱,公司還欠著她一萬元不到的薪水。
員工們苦苦掙扎之際,建筑設計單位經營者也在絞盡腦汁維持局面。李干城2010年在上海開辦了一家公司,主要為酒店、商業綜合體做電梯等項目的專項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