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11日,世界世界賽場兩名中國選手在自主移動機器人項目比賽現場。冠軍李洋丨中新社丨視覺中國丨圖
從在工地上搬磚,大賽到站在世界技能大賽美發項目最高領獎臺,也是市場田飛鴻用了6年時間。自技6年的世界世界賽場勤學苦練,田飛鴻見證了自己的冠軍成長,也親身經歷了時尚的大賽一番輪回:“以前流行離子燙,甚至殺馬特,也是市場很夸張,自技現在自然一點。世界世界賽場”
田飛鴻來自貴州農村,冠軍就讀于重慶五一技師學院,大賽就在前不久,一舉拿下美發項目的世界冠軍。苦心打磨手藝多年,他密切關注大賽規則變化,以及行業發展趨勢,他發現,比賽題目越來越貼合消費者的實際需求。
“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畢竟我們學技術還是要給消費者服務。”田飛鴻說。
當地時間2024年9月15日,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在法國里昂閉幕。在全部59個項目中,中國代表團共獲得36枚金牌,位居金牌榜和團體總分首位。世界技能大賽被稱為技能界的奧林匹克,從刮膩子、剪頭發,到數控銑、信息網絡技術,技能高手的神奇表現登上熱搜。
無論是美發比賽對著照片的1∶1還原,還是數控銑項目壓縮至0.002毫米的極限誤差,技術工人的精湛技藝,并非單純為了比賽而精益求精,背后都有著真實需求在驅動。和實際需求相互貼合,正成為世界技能大賽越來越明顯的趨勢。
“尺子對我們來說特別重要,相當于我們的狙擊槍。”訓練多年,對刻度的高度敏感,已經成為龍偉杰的習慣。他參賽的項目是數控銑,需要在4天時間內,對不同的材料進行加工。例如,45號鋼的材料比較硬,對刀具的磨損非常嚴重,需要不斷調整操作力度。
于是,尺子成為適時調整微操作的依據。“這個量塊跟三坐標檢測出來的數值,要完全吻合,要根據它的實際數值調整尺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