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東莞華為松山湖小鎮。鴻蒙視覺中國/圖
2023年年尾,織網華為與各大應用廠商密集簽約,決定使得鴻蒙操作系統再次引發關注。生死
2019年8月9日,朋友圈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華為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鴻蒙操作系統HarmonyOS,鴻蒙成為當年科技圈的織網爆炸性新聞。此后,決定HarmonyOS從1.0迭代至4.0版本,生死為保證日常使用,朋友圈鴻蒙迄今的鴻蒙用戶版本均可兼容安卓應用。
時隔四年,織網鴻蒙終于走向獨立。決定2023年9月25日,生死華為在秋季全場景發布會上對外宣布啟動HarmonyOS NEXT計劃,即鴻蒙原生應用全面啟動,也意味著安卓應用不再兼容。
它被人們形象地稱為“純血鴻蒙”。
在2023開源產業生態大會上,華為透露,超400家企業已啟動鴻蒙原生應用開發。正如華為終端業務軟件部總裁龔體所說,“如果說打造鴻蒙操作系統是三大戰役的話,目前已經完成了兩個,鴻蒙底座已有1億多行代碼、2萬多的API、7億多的鴻蒙生態設備,并建立了差異化的用戶體驗。第三個戰役是生態。生態成,則鴻蒙成。”
生態如何建成,怎樣吸引更多應用加入鴻蒙“朋友圈”,也是考驗它的最難一關。
僅2023年11月,就有美團、嗶哩嗶哩、去哪兒、新浪、釘釘這5家大型互聯網公司宣布與華為合作,啟動鴻蒙應用生態的研發。互聯網大廠中,小紅書進展更快,在2億以上月活躍用戶的應用中,率先完成了鴻蒙原生應用beta版本的開發。
使用鴻蒙內核、構建區別于iOS和安卓的自有生態是華為建系統的核心目標之一。過去幾年,因為兼容安卓,采用了AOSP,鴻蒙被質疑“安卓套殼”的聲音不絕于耳。
AOSP,全稱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即“Android開放源代碼項目”,發起者是谷歌公司,主要用途是設計移動設備的系統。在起步初期,華為鴻蒙采用的是雙框架架構,內置了AOSP選項,既支持鴻蒙架構,也兼容安卓架構。
華為開發者專家(HDE)連志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鴻蒙生態有其發展周期,前三年聚焦硬件生態。先將鴻蒙操作系統移植適配到展銳、瑞芯微等芯片平臺,讓鴻蒙在這些芯片上跑起來。“2023年下半年開始,華為轉向軟件生態。”
事實上,做鴻蒙原生應用一直是華為內部的共識。劉嘉曾負責華為鴻蒙生態擴展,他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鴻蒙原生應用開發最早可追溯至四年前,2023年9月宣布開啟HarmonyOS NEXT計劃,并非偶然之舉。
“我們準備了四年,天天跟這些大廠在一起測試,直接走到HarmonyOS NEXT版本,這是沒有變過的目標。”
他回憶,華為內部有一支對接應用廠商的龐大隊伍,按應用的用戶量往下排,天天跟這些廠商一對一溝通,內部也有相應的KPI考核。
華為前期談判策略以頭部互聯網企業為主,如阿里巴巴、騰訊,它們是很多公司的組合,談判的效率最高。“最開始響應的是京東,后面百度、高德等也加入進來。”
2019年下半年開始,面對美國制裁,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華為終端銷售增長乏力,鴻蒙開發者和應用生態的發展艱難,鴻蒙系統的推廣也一度受挫。
劉嘉描述,開始推廣鴻蒙是門對門去合作,求著別人,很費勁。“別以為美國打壓華為,其他公司就得給你適配,根本沒有的事。”
每年華
2025-04-17 01:41
2025-04-17 01:21
2025-04-17 01:05
2025-04-17 00:30
2025-04-16 23:56
2025-04-16 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