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導陜西西安
一位導游爺爺講解的游爺爺講視頻火了
今年70歲的高級導游楊建
講著講著就會演起來
總能引起游客圍觀
“張旭老婆說
‘夫君,我扶你歇息’
張旭說
‘不,著講著演我今天要寫一個《肚痛帖》
趕快給我研墨,位導趕快給我備紙’”
楊建在西安碑林博物館
對草圣張旭《肚痛帖》進行講解時
幽默詼諧的游爺爺講表達
手舞足蹈的動作
讓游客忍俊不禁
楊建說
“大家說,這么好玩
都開心地笑了
但同時也領略了大師寫作的著講著演奧妙”
楊建講解《肚痛帖》
楊建的講解在逗笑游客的同時
也被大家發到了網絡平臺
網友紛紛跟帖評論
“活力滿滿”
“好有感染力”
“歷史這樣講,不愁記不住!位導”
楊建生于1953年
今年70歲了
他是游爺爺講土生土長的西安人
從小對歷史、地理類的著講著演知識
有著濃厚的興趣
特別是對古跡文物情有獨鐘
每次同親友出游時
他總能給大家講解歷史文化知識
介紹文物背后的故事
楊建在西安城墻上講解
朋友喜歡聽
楊建喜歡講
但楊建越講越覺得自己知識有限
于是,他利用工作之余時間學習
在1999年、位導2006年
分別考取了
全國初級和中級導游資格證
有了中級導游證后
楊建開始在博物館義務講解
2012年
他又拿到高級導游資格證
2013年,游爺爺講楊建退休了
成了一名全職導游
楊建說
當導游壓力很大
越深入了解文物的著講著演歷史
對知識儲備的要求就越高
游客會不斷提出各種問題
這就逼著他不斷地學
“如果我們給別人一杯水
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我起碼也要有兩三杯水”
因此,楊建每天
都要堅持學習三個小時
他說
“熱愛是位導最好的老師
我已經形成了習慣
不學習難受”
談及自己獨特的講解風格
楊建說
自己從來不會準備“死”稿子
而是把每一次講解
都當成一次新的創作
此外,楊建反復提到了兩個詞
趣味性和科普性
他認為,游爺爺講給游客普及知識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著講著演是要讓他們能聽進去
聽得覺得有意思
嘗試過多種方法后
楊建最終發現
用生動的語言、親切的表達
把知識講出來
游客會覺得特別輕松快樂
還能有所收獲
漸漸地,楊建形成了
現在的解說風格
楊建說
游客的反饋讓他確信
這個風格可能比較適合自己
也比較適合游客
講解過程也是一個互動過程
得到游客的鼓勵,讓他特別感動
在旅游旺季
楊建一天要工作7到8個小時
雖然身體疲憊
但他卻充滿干勁
“我睡眠質量很好
身體狀態目前也很好
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再干十年”
對于自己近期在網上爆火
楊建用了三個“絕不”
來概括自己的態度
絕不能驕傲
絕不能自滿
絕不能停滯
楊建解釋說
網友的認可是極大的榮譽
但自己的水平還應該更加提高
之后更好地回饋廣大游客
努力宣傳家鄉和祖國
未來,楊建還有一個目標
在兩到三年時間內
考取特級導游證
“考不上也沒關系
至少盡了最大努力”
楊建說,人要活到老學到老
永遠都應該有一顆
年輕的心、學習的心
進取的心、奮斗的心
2025-04-17 03:25
2025-04-17 03:07
2025-04-17 02:50
2025-04-17 02:27
2025-04-17 01:42
2025-04-17 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