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全國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代表董事受訪者供圖
電動載人汽車、通威統迫鋰電池、集團局主太陽能電池因為領跑出口,席劉性儲被譽為外貿“新三樣”。漢元從服裝、構建家電、綜合家具等為代表的眉睫“老三樣”到“新三樣”,是全國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的寫照。全國人大代表、代表董事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耕耘光伏行業多年,通威統迫2024年兩會期間,集團局主他帶來的席劉性儲7份議案,悉數與新能源行業相關。漢元
新能源占比高了,問題隨之而來——風、光等可再生能源不穩定,如何建立穩定的新型電網系統?劉漢元建議,要構建一個綜合性儲能系統,以抽水蓄能、新型儲能為主,電動汽車等其他多種儲能形式為輔。并且,要建立電網碳排放因子數據庫,完善綠色電力交易機制,開展監測和精準量化電力消費的碳排放,推動企業綠色低碳轉型。
他還注意到,近十多年來,我國抽水蓄能發展速度整體較慢,建設速度始終不及預期。根據《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國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將達到62GW以上,到2030年達到120GW左右。“要匹配可再生能源發展速度,該規劃目標還遠遠不夠。”劉漢元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表示。
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