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坡的爬坡“銀座”。銀座是毛皮之都位于日本東京都中央區的商業區,以國際知名的高仿百貨公司、精品店、到直餐廳和咖啡館等設施而聞名。播間白牌南方周末記者衛琳聰/圖
開春,桑坡桑坡各大直播間的爬坡主推產品都換成了勃肯鞋——一種在城市中產群體中間流行的“丑”拖鞋。
這種鞋源自奢侈品集團LVMH旗下品牌Birkenstock,毛皮之都一雙經典款包頭涼拖官方售價超千元,高仿但在桑坡的到直直播間,只要一百多元。
桑坡更出名的是冬季鞋服。官方售價上千元的UGG雪地靴,上萬元的加拿大鵝(Canada Goose)、始祖鳥(Arc'teryx)羽絨服,在這里都能以1/10的價格買到“同款”。
這讓桑坡走紅網絡。網友戲稱其為打工人的奧特萊斯(Outlets,折扣店),一邊驚呼這里是“購物天堂”,一邊吐槽“滿街一眼假”。
在成為“奧特萊斯”之前,桑坡更出名的稱號是“中國毛皮之都”。
據《中國皮革》雜志報道,這個位于河南西北部的回民村有六百多年毛皮加工歷史,主要生產有“軟黃金”之稱的羊剪絨,2008年已是亞洲最大的羊剪絨加工基地和集散地。
羊剪絨又稱“皮毛一體”,是將羊皮帶毛剝下后經加工處理形成的皮革材料,一面毛、一面皮,是用來做鞋和衣服的高檔材料。奢侈品牌多有應用,UGG雪地靴即用此制成。
臨近旺季,桑坡狹窄的街道會被掛著不同地區號牌的汽車擠滿,全國各地的代購、游客蜂擁而至。鄭州新鄭機場專門開通了直達桑坡的客運專線。
村里縱橫交錯的道路掛上了巴黎街、香港街、王府井的牌子,街口的路牌寫著“想你的風還是把你吹到了桑坡”。四處亮起花花綠綠的“代購”字樣,有的店鋪模仿成都奢侈品商場太古里,趴了只小號熊貓雕塑,有的店鋪則立起碩大的“銀座”二字。
整個村子看起來像一個巨大的直播間,甚至連作息時間都與直播間保持一致。上午寂靜無聲,入夜人聲鼎沸。偶爾還能看到卡車拉著活牛經過。
從毛皮之都到假貨聚集地,再到自創品牌,一個村莊向產業價值鏈上游不斷攀爬。
桑坡隨處可見充滿網紅感的雕塑和路標。南方周末記者衛琳聰/圖
“桑坡現在的每一個店,以前都是毛皮廠。”站在村委會辦公室,年近六十歲的村干部周德海指著窗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他是桑坡村人,十幾歲就開始跟著父母加工羊皮——手工刮掉生羊皮上的碎肉、脂肪,加入玉米面和硝石后加熱、揉洗,以此去除異味,使皮變得柔軟。這一過程當地人稱之為“熟皮”,熟過的羊皮才能做衣服鞋子。
周德海說,桑坡地少,為了謀生,村民們從計劃經濟時代就開始做羊皮加工,一戶人家一年能熟10-15張皮。1970年代,熟一張羊皮做成羊毛馬甲能賺10.5元,去生產隊下地干一天活才掙8分錢。
熟皮需要用到大量的水。小時候每年過了元宵節,周德海就和父母拉著三輛人力車,載著生羊皮和各類工具,到離桑坡兩公里遠的河邊架鍋熟皮。
冬末春初的北方,河水冰冷,天空有時還飄著雪花,但熟皮的村民都是穿著短褲往河里跳,“俗話說‘錢上有火’,不怕冷。”
改革開放后,桑坡村民開始前往外地采購羊皮進行加工。周德海和村里人一起坐著綠皮火車全國跑,遠至內蒙古、新疆,“哪里有毛皮,哪里就有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