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8日,談多重慶科技館“點亮科學夢想”科技館之夜系列活動,教育小朋友在“科學元宇宙”版塊進行VR交互體驗。問題 (視覺中國/圖)
2021年,到元答案“元宇宙元年”。宇宙以SOUL App提出“社交元宇宙”概念為起點,時代到Facebook宣布更名“Meta”,談多元宇宙正式出圈,教育再到騰訊、問題百度等多家知名企業宣布入局,到元答案支持者將其視作下一代互聯網的宇宙發展目標,反對者則認為這只是時代一個被炒作出來的新概念。
元宇宙,談多即利用數字化技術創造出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教育虛擬世界。
2022年4月,問題清華美院社會美育研究所學術委員、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特約研究員李駿翼,作為第一作者出版了《元宇宙教育》一書。書中,他采用科幻手法,設想自己正在與來自2070年代的“覓渡Medu”,一個教育超算平臺,進行穿越時空的對話,對話中,后者介紹了在元宇宙高度發展的未來,教育將會呈現出怎樣的新樣貌。
在李駿翼的描述中,未來的教育體系內,新職業成長導師將成為家校間的紐帶,職業教育和學術教育平起平坐,數字化科技大規模應用于教學,為了防止學生沉迷于虛擬空間,20%的教育數字化紅線成為警鐘。即便以教育作為內核,科幻的手法加上元宇宙的概念,還是讓書中的設想因高度泛化和理想化的特征而顯得不夠真實。
為什么要用科幻手法創作?李駿翼解釋為與其跨界教育研究者身份有關。
四十歲之前,從化學專業背景到市場銷售,后來做互聯網、投資,在一個企業家服務平臺當過副總裁,李駿翼的職業身份發生過多次偏轉。“既然不是正統出身的研究者,干嘛還要沿著前人的老路,走現實主義?帶著幻想的眼光去研究未來教育,不是指導現實該怎么做,而是給現實以啟發。”李駿翼說。
2022年6月16日,李駿翼與南方周末記者對話,他說所有“超現實教育”的想象都旨在回答一個問題,當下的教育問題要如何破解。
南方周末:元宇宙會給教育帶來哪些改變?
李駿翼:我覺得元宇宙會為教育打開三重機遇。第一重,幫助我們更新對教育的認知。比如常說的應試教育
2025-04-17 02:00
2025-04-17 01:18
2025-04-17 00:19
2025-04-17 00:10
2025-04-17 00:02
2025-04-16 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