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數字北京一家商店推出元宇宙NFT數字藏品潮玩盲盒發售機,藏品成擊成為這一火熱行業里的中國一景。 (人民視覺/圖)
“由于近期市場波動較大,熱何我司老板經不住誘惑,不變將平臺啟動資金100W挪用,鼓傳進行iBox的花游投資,目前持倉已縮水至10W,數字平臺已無法繼續運營,藏品成擊已遣散技術團隊,中國我寫完這篇公告也要撤了,熱何我們有緣再會,不變告辭!鼓傳”2022年5月17日,花游“TT數藏”微信公眾號發布“跑路公告”。數字
短短幾十字,閱讀量迅速10萬+,這也將一個陌生領域帶到公眾面前。數字藏品,這個誕生不到一年的新概念,指在區塊鏈上發行的數字藝術品,具有唯一數字憑證,限量發行,不可復制和篡改。
“真好玩,這也太直接了。”看到上述“跑路公告”后,玩家雒雷覺得有趣,但也不足為奇,因為“太常見了”。
不到一年里,數字藏品平臺在中國已有數百家。據一家數藏自媒體統計,截至6月22日,國內上線的平臺達681家,自3月起,已連續每月新增上百家,平均每天有3到5家。
資本趁著風口紛紛入局。2021年,螞蟻金服、騰訊等互聯網巨頭推出各自的交易平臺,將數字藏品推至投資新風口。在此之前,這一風口在國外火爆已久。
然而,市場魚龍混雜。上述發布“跑路公告”的平臺,甚至還未搭建好便幾近“夭折”。在大量設有二級市場的小平臺中,數字藏品被炒至天價,而后驟然暴跌,平臺跑路等亂象屢見不鮮。“一個‘暮色山林’合成成本八千,合了60個,最后全部兩千九出掉,虧損25萬。”南方周末記者所在的各大數字藏品交流群內,類似哀嘆不勝枚舉。
雒雷在接觸數字藏品前,已在幣圈混跡已久。“這些都是比特幣的衍生,之前是國外特別火,今年在國內也開始了。”
數字藏品在國外被稱為NFT,全稱為Non-Fungible Token,即非同質化代幣。
2017年,以太坊區塊鏈上線了一款名為“CryptoKitties(加密貓)”的游戲,游戲最初發行了50000個加密貓NFT,這成為NFT的開端。2021年3月,數字藝術家Beeple將自己從2007年拍攝至今的5000張圖片拼在一起,作為NFT出售,最終以6934萬美元的價格被拍下。2022年,周杰倫名下潮牌也發售NFT項目,進一步引發國人對NFT的關注。
2021年,NFT的概念進入國內。“數字藏品是中國造的一個詞,是一種去金融化的表述。”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區塊鏈研究室主任李鳴解釋,區塊鏈是NFT的底層基礎設施,其功能是確權和防篡改。“NFT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數字資產的憑證,你拿到這個憑證就證明這是你個人的數字資產。”
2021年中旬起,阿里、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巨頭陸續推出鯨探、幻核等NFT交易平臺。鑒于監管要求,平臺不開放二級市場,禁止用戶私下交易,部分平
百度就“謝廣軍女兒開盒”事件發布聲明
未來9%可見星為人造衛星,會便捷生活還是加劇污染丨一屏讀懂
我國進一步擴大社保費緩繳政策實施范圍
央行出手穩匯率預期 調升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至20%
百萬英才匯南粵|江門企業“走出去”,青年人才“引進來”
臺風“梅花”將于明天登陸浙江 中央氣象臺發布臺風橙色預警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