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落地近兩年,廣州公開家長焦慮情緒緩解了嗎?小升學開
時間越發臨近5月,南都記者就廣州小升初生進行深調查,初調查中發現家長內心的放日焦躁不安有加重傾向。
雖然免試就近入學原則逐年提及,家長廣州民校小升初實行百分百電腦搖號自2020年起正式執行,扎堆讓以往甚囂塵上的老師歷投簡歷、密考等“活動”轉入隱秘的收簡角落。然而調查發現,廣州公開隨著防疫政策優化調整,小升學開這些令人熟悉的初調查中“活動”在今年“春風吹又生”,從地下洶涌冒出、放日卷土重來。家長
同樣如“雨后春筍”般噴涌襲來的扎堆,還有校園開放日。老師歷據南都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廣州共有近90所中學已舉行或將要舉行校園開放日超130場,一天舉行10多場開放日幾乎成了周末的校園常態。
排起長龍,筑起“人墻”。各校開放日現場人聲鼎沸、氣氛火爆,招生咨詢處更是被家長圍得水泄不通,不僅老師被提問得難以招架,連學生志愿者都要被追問升學“秘訣”。而在這番景象背后,卻暗藏著玄機。
家長熟練地詢問“多少分才能‘拿票’”,老師在校內公開收學生簡歷,現場裝進三個大紙箱中……這些,都是近期南都記者暗訪多所學校校園開放日所看到的真實場面。
“本周廣州市多所學校舉辦校園開放日!”“匯總!廣州3月校園開放日來了!”自今年1月起,廣州各中學頻頻發布開放日邀請,升學自媒體輪番更新推送時間列表。
據南都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1月初至4月底,廣州共有近90所中學已舉行或將要舉行校園開放日超130場。
其中,部分學校僅在一個月內已舉辦數場開放日。比如,今年以來廣州博萃德學校已舉行校園開放日等公開活動共8場;廣州培文外國語學校在1月8日成為最早一批舉行開放日的學校,而自3月18日開始,還連續四個周末開展開放日預約和接待。
黃埔華實初級中學已舉行4次開放日活動,天省實驗學校僅在3月內就舉行3次開放日活動,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培正中學、廣州外國語學校、中黃外國語實驗學校今年也已公開舉行了3次開放日或宣講會。清華附中灣區學校計劃在4月22日舉行第三場開放日。
2023年1-4月廣州市校園開放日、招生宣講會頻次統計表。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學校早在2月就啟動了私下定制、定向邀約的非公開開放日活動。據統計,培正中學公開舉辦的校園活動僅有3場,分別為3月18日初升高專場、3月19日小升初專場和4月9日小升初銜接課;然而在培正中學的升學交流群中,早在2月12日、3月10日,就有家長找老師預約在當周周末參觀學校高中部。
此外,還出現了多所學校“扎堆”同一天舉行開放日的“盛況”。據不完全統計,4月15日廣州的中學開放日、宣講會最為密集,共有14所學校同時舉行活動。3月18日和4月8日當天,分別有13場校園開放日同時舉行,3月25日還有11所學校同時舉辦開放日活動。
2023年1-4月廣州市校園開放日、招生宣講會統計表。
如此頻繁的舉動,讓很多家長深感措手不及的同時又“分身乏術”,不得不“忍痛割愛”,提前做好攻略和計劃;一些并未到小升初階段的學生家長也主動“求卷”,早早過來開放日現場了解學校情況。
學生和家長們前往參觀的熱情也勢不可擋,導致有學校在其公眾號發布公告稱:由于預約人數過萬,原定集中在同一天舉行的小升初和中考咨詢將拆分為兩天進行。
“人墻”高筑,各式問題“狂轟亂炸”,是今年校園開放日現場再平常不過的場景。
3-4月,南都記者就兵分多路,前往多所學校的開放日,實地了解現場情況。
作為廣州市的“老牌名校”,廣雅中學本部校區的開放日自然備受矚目。3月11日早上9點,學生和家長從西村地鐵站魚貫而出,直奔廣雅中學本部校門。學校體育館內,宣講會早已座無虛席,數百人同時在場,就連過道都站滿了;昭明樓西廣場的小升初、中考招生政策咨詢處,也早就熙熙攘攘,擠在攤位前的家長數量大約是老師人數的10倍之多,不少家長只能站在“人墻”外、踮起腳尖旁聽。
3月11日,廣雅本部開放日的宣講會座無虛席。
4月初,廣州陰雨連綿,但潮濕的天氣并沒有澆滅家長參加校園開放日的熱情。
“大家不要站在咱們校長后面,請各位學生家長排隊有序進行一對一咨詢。”4月2日10點半左右,在廣州市真光學校校園開放日現場,校長在向一位家長介紹學校情況時,不斷有家長被吸引過來,團團將其圍住。
即便各校開放日現場設置了社團演出、科創體驗等活動,孩子在參觀和體驗的過程中不時發出歡快的笑聲,但最熱鬧的終歸是咨詢攤位前。一邊是孩子在游覽校園時發出的歡快笑聲,而另一邊則是,家長在接連不斷的提問輸出中,對孩子升學的緊張與焦慮情緒逐漸蔓延開來。
在廣雅中學本部開放日,學生在體驗觀鳥設備,面前是被擠得水泄不通的招生咨詢處。
“之前有傳言說真光的整體水平不太好,是生源的問題嗎?”在真光,一位家長就直言不諱地問道。在育才實驗,不少家長也不斷輸出問題:“育實民轉公后學生質量如何?”“班級成績是否兩極分化?”“學生進育實時分數是多少?”……
輪番持續提問“轟炸”,背后的焦慮自然不言而喻。正如一位在現場咨詢的家長所說:“作為家長,我們還是想自己優秀的孩子跟別的優秀孩子在一塊學習的。”
可耐人尋味的是,需要面對疾風暴雨般提問的,不僅有學校老師和初中家長代表,還有學生志愿者。
4月2日上午,在七中初中部操場上,十余名學生和家長向七中學生志愿者咨詢。
“你小升初那時是怎么進到七中的”“你有沒有投簡歷”“你小學成績如何”“你們班上課紀律怎么樣”……4月2日,在廣州市第七中學開放日現場,十余名家長和孩子就把一名學生志愿者“包圍”,開始一波又一波地提出問題。在長達近20分鐘的時間里,學生剛回答完上一個疑問,又有家長無縫銜接拋出下一個問題,幾乎沒有給該學生留下喘息的時間。
由于問題過于密集和頻繁,旁邊有家長都忍不住勸道:“人家孩子也不清楚,就別逼問人家了。”
“四大雞腿現場均接受情書表白”“有十余位老師現場答疑,門衛處接受情書表白”……在廣州某升學自媒體的“開放日的秘密”系列推文中,“對眼神”“情書”“表白”字眼頻現。
若不是家長,興許還“不解風情”,但家長群體則都一目了然:“遞情書”即投簡歷。
南都記者就發現,在某學校初中部的開放日現場,近十位工作人員在咨詢處不僅接受家長提問,還接受家長遞過來的小升初簡歷,宛若大型“招聘會現場”。不少家長投遞完簡歷后,還流連于各個咨詢點前,一邊看著登記表的信息和其他學生的簡歷,一邊旁聽其他家長的咨詢。
在某學校初中部的開放日現場,工作人員正在接受家長遞過來的小升初簡歷。
“你簡歷里五下和六上的考試等級都是A,還記得具體的分數是多少嗎?”南都記者在現場看到,大部分小升初簡歷的考試成績一欄僅填寫了相應等級,而工作人員則會詢問更為具體的分數。
“孩子的小學不是直接對口我們學校嗎?你到時填志愿直接填我們學校就好了,怎么還專門跑過來一趟?”看到簡歷封面上的小學名字時,工作人員感到頗為詫異。“我們比較想讓孩子來這里,但不敢確定填了志愿就一定能入讀,所以想來了解下確切的流程和入讀方法。”該家長一邊回答,一邊在登記表上留下孩子的信息和聯系方式。
有一位家長表示自己此前并沒有了解過“投簡歷”這一方法,但希望能先登記孩子的信息。“就算你今天登記了,沒有簡歷我們也沒辦法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工作人員建議這位家長先給孩子準備一份簡歷,寫清楚基本信息、五年級下學期和六年級上學期各科的考試成績、獲獎情況、個人特長等內容,然后投放在學校保安室,方便進一步了解。
同時,還有不少外區家長也帶著孩子和簡歷過來,四處打聽是否需要參加額外的筆試或面試。現場工作人員則回答:“學校教導處會綜合所有收到的簡歷,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篩選,我們這周或下周會盡快打電話、發短信給有意愿招收的學生家長,通知學生來學校與老師進行面談。”
4月初,在另一所學校的開放日現場,工作人員一邊翻看學生簡歷,一邊聽家長介紹孩子的情況。
同樣在4月初,南都記者也在另一所學校看到,在該校體育館內,家長帶著簡歷排隊咨詢,工作人員一邊翻看學生簡歷,一邊聽家長介紹孩子的情況。
不過,并非所有簡歷都會被留下來。咨詢過后,工作人員將一些簡歷直接退回給家長,有些則在寫了批注后,被放進咨詢臺后的紙箱中,現場有專人對三個大紙箱的簡歷進行整理;同時,咨詢處前還有幾十號家長帶著簡歷排隊等待投遞中。
現場有專人對三個紙箱的簡歷進行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某升學自媒體公眾號還針對該校的開放日寫了相關推文。其中,在“對眼神”部分寫道:“開放日現場設置咨詢處,校長和主任親自答疑,接受‘情書’表白。”
廣州某升學自媒體公眾號推文內容。
2020年,《廣東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規范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指導意見》就提出:“堅決整治公辦民辦學校以面試、面談、人機對話、簡歷材料等方式為依據的‘掐尖’招生、提前招生、違規爭搶生源的行為,堅決防止對生源地招生秩序造成沖擊。”
但,三年過去了,小升初賽道的競爭之態似乎依然如舊,還有日益內卷的傾向。接下來,南都記者還將持續關注并報道廣州小升初調查。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