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A3紙大小的選中學期課程綱要上,“課程目標”一欄有著醒目的改新描述:“識記200個漢字,會寫180個生字……”
與課程目標對應的教改家實課程內容,以表格形式列明了單元主題、選中單元內容、改新單元大任務與課時。教改家實再往后看,選中分別是改新課程實施、課程評價板塊,教改家實其中評價由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構成,選中二者各占40%和60%。改新
在廣州市天河區華陽小學五年級的教改家實第一節語文課上,學生們領到了這樣一張學期課程綱要。選中隨著板書和分享完成,改新任課教師走下講臺,教改家實一個有趣的發現是:“一本正經講笑話”竟然成了最受學生歡迎的單元大任務之一。
這是新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執行的第四學期。新課標的突出變化在于“聚焦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在這一導向下,“學科實踐”“跨學科主題學習”“大單元教學”等新詞走進中小學課堂。
作為一種政策銜接,教育部決定設立一批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區和實驗校,于2024年1月2日公示首批名單,廣州市天河區華陽小學入圍實驗校。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這樣的實驗校共有189所,實驗區則達到63個。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雙減”與新課標實施后,各地對于如何開展課堂教學,還有不清晰之處,學生被動學習的現象依然存在。此次實驗區、實驗校建設的重點就是教學環節,“要跟新課標的要求相一致”。
目前,公示期已結束。教育部要求這批實驗區、實驗校,“深入落實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全面推進教學方式變革,在全國義務教育教學改革中發揮先行先試、示范引領作用。”
幾乎在名單出爐的同一時間,“教育部最新公立教育改革試點方案,實驗區將實行縮短學制、取消中考”的消息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對此,教育部已于2024年1月7日辟謠稱,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區和實驗校的工作任務中并無縮短學制、取消中考等內容。
但人們依然好奇:這批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國家隊”,選中了誰?怎么改?
廣州市天河區華陽小學的教師符英在進行數學課例展示。 (受訪者供圖/圖)
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此次實驗區、實驗校評選采取“申報+推薦”的做法。
按照教育部印發的《關于推薦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區和實驗校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各地申報工作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每個省份可推薦2個實驗區和6所實驗校。
從2023年12月18日公布前述《通知》,到2023年12月27日前報送申報材料,留給各級教育部門的準備時間不到十天。
“時間比較匆忙、名額比較少”,某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自己并不清楚省教育廳對于實驗區和實驗校的推薦標準,組織申報時,“我們內部也是參考上級轉發教育部的《通知》”。
在有限的指標內,究竟該推薦哪個區,考量著地方領導的決策智慧。一位接近政策制定層的專家透露,“有的地方傾向于把最好的區推出去”,另一些地方則考慮,“誰準備好了就把機會給誰”。
從教育部公示的名單來看,實驗區多為當地教育強區,比如北京市海淀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