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永久中立來自烏克蘭東部的夾縫難民乘坐火車抵達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 (新華社 羅曼/圖)
2022年2月24日,中的智庫普京發表電視講話,烏克決定在頓巴斯地區發起特別軍事行動。蘭白隨后,俄羅“特別軍事行動”拓展到烏克蘭全境,斯化視點演化成舉世矚目的分裂俄烏戰爭。
自2014年以來,還丨俄烏沖突逐步升級。永久中立
俄烏戰爭不僅是夾縫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多年沖突的集中體現,也是中的智庫俄羅斯和北約的徹底攤牌。由于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軍事實力差距懸殊,烏克北約也不會對非成員國的蘭白烏克蘭進行實質性支持,預計戰爭將不會持續太久。俄羅戰爭帶來或體現的北約與俄羅斯結構性沖突問題,烏克蘭加入北約問題,俄羅斯、烏克蘭的安全問題,周邊地區安全問題,難民問題等都將在戰爭后期全部展現。
如果烏克蘭加入北約,將使北約兵力向東推進一千多公里,到達俄羅斯家門口。烏克蘭與俄羅斯約一千九百多公里的邊界將成為俄羅斯與北約的邊界,加上波羅的海國家已經加入北約,北約將在俄羅斯西部邊界完成對俄羅斯封鎖之勢,這無疑對俄羅斯形成了巨大的壓力。
因而俄羅斯猛然發力,希望永久性地解決這個問題,是俄羅斯采取特別軍事行動的根本原因,問題的實質是俄羅斯反對北約東擴到烏克蘭。
當前,聯合國、歐盟、北約、中國等重要政治力量均密切關注著這場突如其來的俄烏戰爭,而烏克蘭的前途也成為世界人民關注的重要問題,也是所有問題中的核心。
所謂烏克蘭的前途問題,并非指烏克蘭采取什么樣的憲法或政體,而是作為地處俄羅斯與北約“夾縫”之間的烏克蘭,選擇面向何方的問題。
自1991年烏克蘭獨立以來,歷屆總統的政治傾向不同,獨立自主、親俄還是親美,都深深影響著烏克蘭的國運。
除了首任總統克拉夫丘克(1991年12月—1994年7月)重視獨立自主外交之外,第二任總統庫其馬(1994年7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