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卡車淘汰賽加速。
2月19日,界特新能源卡車制造商Nikola(NKLA.O)在美國特拉華州宣布申請破產保護,斯拉同時啟動拍賣和銷售程序。倒下
Nikola總裁兼CEO史蒂夫·吉爾斯基(Steve Girsky)稱,離場公司破產原因包括融資困難、卡車資金枯竭、界特負債增加等。斯拉另據路透社援引的倒下法庭文件,Nikola的離場資產在5-10億美元之間,估計負債在10-100億美元。卡車
Nikola的界特“倒下”并不令人意外。2014年成立以來,斯拉Nikola最初專注于電池驅動的倒下半掛卡車,之后轉向氫能源卡車。離場
這一時期,特斯拉(TSLA.O)帶動新能源概念瘋漲,特別是2019年在上海建廠克服產能地獄后,讓資本看到了切實的紅利。2020年,特斯拉股價暴漲743%。
2020年6月,頂著“卡車界特斯拉”名號的Nikola,在尚未交付任何汽車的情況下,借殼登陸納斯達克。上市后,Nikola的股價最高沖至93.99美元,市值(約300億美元)一度超過福特汽車(F.N)。
然而僅3個月后,做空機構興登堡(Hindenburg)的報告揭露了Nikola的各類問題,包括謊稱擁有大量專有技術和訂單;卡車“正常運行”是通過電纜從展臺下方蜿蜒到車身中;卡車“上路”只是利用路面滑坡,讓其借著自身重力滑下等。
報告一經發布,英國石油公司、通用汽車公司等紛紛放棄合作或入股,Nikola創始人特雷弗·米爾頓(Trevor Milton)??也因此辭職并遭到刑事指控。可以說,Nikola從成立到上市都一直建立在爭議之上。
2021年12月,Nikola的首批卡車終于完成交付;2022-2023年,卡車交付總數為245輛,同期凈虧損分別為7.84億美元和9.66億美元;2024年,Nikola加大氫能源卡車生產,前三季度累計交付卡車203輛,凈虧損共計4.81億美元。
不同于電動汽車(EVs/HEVs),氫燃料電池汽車(FCEVs)屬于相對小眾的領域。押注氫能源的日本,2014年便推出全球首款量產氫燃料電池車型豐田MIRAI。然而2023年,日本國內僅售出422輛燃料電池汽車,較上年數量腰斬。
另一方面,相比規模龐大的充電設備,氫能源的基礎設施建設尚不完善。例如,特斯拉就在全球范圍內建有超過6萬個超級充電樁。到了運輸環節,電力可以通過電網輸送,氫氣則完全依賴公路運輸,高昂的成本將運輸里程限定在100公里以內。
處于小眾賽道,技術、產品和盈利能力又無法“達標”的Nikola,最終被市場無情拋棄。截至2月19日收盤,Nikola的股價已跌至0.47美元,較最高點跌幅達99.5%。
無論電動汽車還是氫能源汽車,資本對于新能源汽車“講故事”的耐心越來越少。威馬、高合、Lordstown Motors、Fisker等明星車企,2023年以來都難逃破產的命運。尚未退市的車企中,還有一些仍在掙扎,例如與Nikola同期上市的法拉第未來(FFIE.O),2024年股價跌幅達到91.6%。
未來,留給投機者的空間已不復存在;而真心希望造好車的企業,也必須盡快用銷量和業績說話。Nikola是最新一家離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