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數字藏品曾讓人覺得遍地是藏品炒黃金。圖文無關。敗局視覺中國/圖
37歲的曾張賀一鳴心底有個秘密,他隱瞞了兩年,圖片妻子和父母都不知道。今百金盤
在一款名叫iBox的億資億數字藏品平臺上,他累計消費了43萬元,淘金為此欠下近20萬元債務。數字上萬縮至賀一鳴是藏品炒惠州市某燈飾廠的一名工程師,這些債務抵得上他兩年工資。敗局
坐在出租屋的曾張窗前,他頭發雜亂,圖片灰色棉外套里裹著一件藍襯衫。今百金盤隔一會兒,他就點著一支煙,嘆氣搖頭,“想做些副業,結果趟在這個坑里。”
他曾相信,iBox宣揚的元宇宙是普通人為數不多可以實現逆襲的機會。在這個數字世界中,每件數字藏品都可以在元宇宙中對應。玩家可以擁有自己的一塊陸地、一座海島,甚至打打游戲就可以在現實中養豬。
隨著資金的不斷投入,他卻感到自己根本無法控制這個數字世界,甚至自己的數字資產。和許多玩家的感受一樣,金錢換來的,不過是憤怒與失望。
2022年五一假期,賀一鳴在微博上看到了iBox鏈盒的賬號,第一次知道了數字藏品。
數字藏品在國外被稱為NFT,全稱Non-Fungible Token,即非同質化代幣。海外市場通常支持二級市場交易,具有較強的金融屬性。
2021年,NFT概念進入國內。受制于嚴格監管,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推出鯨探、幻核等交易平臺,但紛紛去金融化,主打“數字藏品”概念,避免構建二級市場。
相較而言,以唯一藝術、iBox、Hotdog為代表的新一批數字藏品交易平臺更為激進,設立了二級交易渠道,甚至直接從中抽取交易手續費,這樣的模式為炒作提供了空間。
iBox是海南鏈盒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產品。天眼查顯示,公司成立于2021年5月20日,實繳資本500萬,法定代表人李威,董事長宣松濤。
iBox創始團隊與西安紙貴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團隊成員高度重合,后者于2017年推出代幣墨鏈(INK幣),并在8小時內完成了5000比特幣的ICO(首次代幣發行)。而后央行將ICO定性為非法集資,墨鏈對中國區投資者采取強制退幣措施,該項目成為歷史。
本質上,iBox發行的數字藏品與發行代幣并無二致,只是底層資產由虛擬的代幣換成了虛擬的圖片。
2022年是數字藏品平臺發展極為迅猛的一年,國內涌現出上千家平臺。其中,iBox的熱度最高,官方稱注冊用戶達1000萬以上。
“iBox起飛!”在賀一鳴潛入的iBox微信群、QQ群中,玩家不時分享著暴富故事。他下載了App,每晚緊盯二級市場的交易目錄,“每件藏品的價格會實時更新,顯示都已經被其他人買走了。普通人遇到這種機會真的不容易”。
每天都在上漲,觀望了半個月,賀一鳴也投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