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和歐洲天文學家組成的天文一個研究團隊18日宣布,他們首次在與銀河系相鄰的學家系外休眠一個星系發現一個休眠的恒星級黑洞。
研究人員在當天出版的首次英國《自然·天文學》雜志上撰文說,這個休眠黑洞被命名為VFTS243,發現位于大麥哲倫星系毒蜘蛛星云,銀河質量至少是黑洞太陽的9倍,距離地球約16萬光年。天文
研究人員說,學家系外休眠在茫茫宇宙中發現休眠黑洞猶如“大海撈針”。首次
黑洞是發現一種體積極小、質量極大的銀河天體,如同一個宇宙“吞噬之口”,黑洞連光也無法逃逸,天文無法被直接觀測到。學家系外休眠以往研究顯示,首次休眠黑洞在宇宙中廣泛存在,但難以發現,原因是它們不像其他很多黑洞那樣發出高強度X射線。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天文學家耗時6年,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觀測了1000顆大質量恒星,發現一顆質量約是太陽25倍的恒星圍繞某個“看不見的”天體運行,大約10天運行一周。分析結果顯示,那個“看不見的”天體就是VFTS243休眠黑洞。
這是天文學家5月12日公布的銀河系中心黑洞首張照片。新華社發(事件視界望遠鏡供圖)
據路透社報道,這個休眠黑洞由一顆質量是太陽20倍的恒星死亡形成。
研究人員說,先前從未在銀河系外“明確無疑”地發現休眠黑洞。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援引研究內容報道,過去兩年有十多項關于黑洞雙星系統的發現遭到質疑,然而參與這次研究的天文學家說,他們排除了所有其他可能性,認定那個“看不見的”物體就是黑洞。
研究報告首席作者、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研究員托默·謝納爾說,雖然不能說研究萬無一失,但參與這次研究的學者沒有一個人發現研究有“瑕疵”。他歡迎同行評議這次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