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三國演義烏克蘭基輔,馮玉一棟居民樓遭炮擊起火燒毀,軍談居民傷心落淚 圖/視覺中國
2月24日,烏克俄羅斯在頓巴斯地區發起特別軍事行動,蘭局烏克蘭局勢再次升級。勢今在戰爭威脅的國際關系陰云和真實的炮火背后,俄羅斯有著怎樣的三國演義策略和目的,美國和其盟友又是馮玉何種心態?這場迅速激化的地緣政治危機,是軍談否會成為國際政治和大國關系調整的重要關口?在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電視講話決定發起特別軍事行動的24日清晨,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烏克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主任馮玉軍教授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訪,蘭局剖析烏克蘭危機背后的勢今國際政治問題。?
南方人物周刊:2月21日,國際關系普京宣布俄羅斯承認烏東部民間武裝控制地區獨立。三國演義對烏克蘭領土,普京的策略和目的是什么?
馮玉軍:事實上,這是俄羅斯在整個“后蘇聯空間”(編者注:后蘇聯空間主要指作為俄羅斯近鄰的原蘇聯各加盟共和國)進行一個大的、戰略性的部署。在普京心目中,蘇聯解體是20世紀的一個地緣政治災難。自普京2000年上臺執政到2007年,其間俄羅斯經濟恢復得比較不錯,而且2008年起,美國乃至全球陷入金融危機。從那個階段開始,他就認為美國衰落了,俄羅斯已經恢復實力,基于這種判斷,他就覺得自己可以放手一搏,把解體了的蘇聯重新拼合起來,當然不是恢復蘇聯,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俄羅斯在“后蘇聯空間”的影響力和主導權。所以,我們看到從2006年的國情咨文到2007年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的講話,普京開始公開批評美國是“狼同志”,然后嚴厲地斥責冷戰結束以后形成的國際秩序和歐洲安全秩序。
▲2月24日,烏克蘭基輔,出城方向的車輛排起長龍 圖/新華社
2008年8月,俄羅斯和格魯吉亞發生戰爭,俄羅斯承認南奧賽梯和阿布哈茲是“獨立國家”。2014年俄羅斯又通過這種“混合戰爭”的方式,“收回”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這可以說是蘇聯解體以后,俄羅斯恢復往日榮耀鏈條中最關鍵性的一步。因為克里米亞半島從戰略位置和歷史上的重要性來講都非常突出。在19世紀沙俄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包括英、法的爭奪中,克里米亞都發揮過重要作用。2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