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東北袋吉林省在全國率先實施“禁塑”。塑料 (視覺中國/圖)
在東北,王年萬用一對夫婦靠著賣塑料袋年賺千萬。賺千
2022年6月,更高格擊來自吉林省長春市的敗同中寶新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寶新材)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中寶新材由張玉秋、東北袋單玉柱控制,塑料是王年萬用他們的第3次創業。
招股書顯示,賺千公司的更高格擊主要收入來自可降解塑料袋,其原料為生物降解材料。敗同過去3年,東北袋公司年度利潤及全面收入總額分別為2714萬元、塑料4927萬元及7842萬元。王年萬用
自2008年國務院頒布首個“限塑令”,到2015年吉林省在全國率先實施“禁塑”,再到2020年新版“限塑令”出臺,中國進入“禁塑”時代。
政策推動下,大量玩家涌入生物降解塑料市場。中石化、中糧等央企在上游原材料端均有所布局。
下游制品市場相對分散,尚未出現全國性的龍頭企業。以2020年的銷售收入計算,中寶新材僅占全國市場收入的3.5%。
但在東北地區(吉林省、黑龍江省及遼寧省),中寶新材穩坐第一,約占40%的市場份額,第二到第五名的市場份額加起來只有27%。
報告期內,中寶新材的毛利率保持在40%以上,這是全國同行都難以達到的水平。
十年前在全國掀起的生物產業發展熱潮,給張、單夫婦帶來了轉型契機。
2012年8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到吉林調研時提出,要在全國開展生物質能源和生物基化工產業試點,認為吉林省在這方面具有較好的基礎和條件,可以先試先行為全國探索和積累經驗。
之后兩年,吉林省出臺了相關的指導意見和方案,明確提出發展以聚乳酸為代表的生物降解塑料。
按原料不同,可降解塑料可簡單分為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和石油基可降解塑料,前者有PLA(聚乳酸)、PBS等,后者有PBAT等。
其中,PLA主要由玉米淀粉等生物質資源合成。吉林省作為中國第一大玉米主產省,原料豐富,又有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提供技術支持,不缺發展的條件。
“大家都說,我們什么都不缺,就缺市場。”吳偉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當時吉林省的領導全國調研,詢問做可降解材料的企業有沒有興趣到吉林省投資。吳偉從業十余年,當年在業內一家國企工作,后來離職創辦了浙江播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吉林省用一紙文件創造了市場。2015年1月1日起,《吉林省禁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盒規定》正式實施,吉林成為全國首個升級“限塑”為“禁塑”的省份。
吉林省發改委官網曾發布一篇題為《吉林省聚乳酸產業發展情況》的文章,其中預測,“禁塑令”的實施可在省內創造三萬多噸生物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的市場空間。
吳偉的老東家被市場前景打動,從浙江跑到吉林省開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