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極端解析世界氣象組織指出熱帶太平洋地區7年來首次形成厄爾尼諾條件,高溫預計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區氣溫將進一步升高。天氣
厄爾尼諾是為何指發生在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海水大范圍持續異常偏暖現象。厄爾尼諾現象往往會引發各地天氣變化。極端解析
當前,高溫高溫熱浪席卷北半球,天氣全球多地接連刷新高溫紀錄。為何據外媒報道,極端解析全球平均氣溫連續數天處于歷史高位,高溫在3日、天氣4日連續兩天出現“全球最熱一天”后,為何5日的極端解析平均氣溫數值與4日持平,達到17.18攝氏度。高溫
根據世界多地的天氣模型預測和專家評估意見,預計2023年7月到9月間出現厄爾尼諾事件并持續到年底的可能性為90%。(圖片來自于世界氣象組織)
今年以來,我國極端高溫天氣頻發,降水偏少,很多人認為這與厄爾尼諾事件的出現緊密相關。事實的確如此嗎?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高輝對此進行了解析。
高輝介紹,今年入汛以來氣溫偏高,高溫極端性強。進入夏季以來共發生4次區域性高溫過程。5月28日至6月5日,我國出現今年首次區域性高溫過程,比常年同期偏早16天。華北、黃淮地區高溫極端性強,共有86個國家氣象站達到或超過極端高溫閾值,北京湯河口等26個國家站達到或突破歷史極值。截至7月11日,今年以來中央氣象臺已發布高溫預警43次,其中高溫黃色預警27次,高溫橙色預警16次。入汛以來降水偏少,空間差異明顯。全國平均降水量233.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11.2%。
“近期,赤道中東太平洋快速增暖,進入厄爾尼諾狀態?!备咻x表示,本次厄爾尼諾事件發展較快,根據國家氣候中心多模式預測,預計后期暖海溫異常仍將持續發展加強,并將形成一次至少中等強度的東部型厄爾尼諾事件。已有的科學研究顯示,中部型和東部型的厄爾尼諾事件對我國南方地區的降水或氣溫有所影響。
“然而,對于地球系統來說,影響因子是極其復雜的,厄爾尼諾事件只是我國氣候異常事件影響因素中的一部分,海冰、積雪等因素都影響氣候。國家氣候中心在做預測的時候,不會把厄爾尼諾事件或者拉尼娜事件當作唯一的參考因子,而是要綜合考慮多個因子的協同影響?!备咻x說。
7月11日,廣西賀州,水上樂園成為市民戲水避暑的好去處。(黎豪圖/攝)
高輝分析了近期北方高溫事件成因,指出厄爾尼諾事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和其他因子協同影響的,不只是因為厄爾尼諾的出現。
高輝分析認為,近期北方高溫主要有三個成因:華北高溫主要在華北雨季前,為干熱型高溫,氣象監測顯示,連續8年,華北地區6月中旬到7月初都出現了高溫過程;氣候變暖、人類活動等多因素導致華北高溫日數顯著增多;厄爾尼諾事件近期快速發展,同時受到中高緯度地區海溫的協同影響。
高輝表示,國家氣候中心將密切關注厄爾尼諾未來發展趨勢,研究其對我國天氣氣候的影響。
被快遞包裹圍困的獨居老人,在養老院去世
第一視角恐怖心理游戲《Dollmare》Steam首發上線好評無數
除“瘧”專家周曉農:迎接世衛“檢驗”,愿天下再無瘧疾 丨抉擇2021
最新法定退休年齡計算器官方入口
霸王茶姬:星巴克門徒的崛起與隱憂
除“瘧”專家周曉農:迎接世衛“檢驗”,愿天下再無瘧疾 丨抉擇2021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