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日晚,震銀戰小震銀川火車站客流量大。攻防受訪者供圖
回顧過去幾日的新年經歷,銀川市民周偉明想起一部電影——《勝利大逃亡》。兩場流
自2024年9月以來,震銀戰小震寧夏銀川小震頻發。攻防2025年1月2日,新年新年第二天,兩場流銀川相繼發生兩次4級以上地震。震銀戰小震截至3日22時,攻防地震共造成全市6人輕微傷,新年無人死亡。兩場流
持續地震引起部分恐慌情緒。震銀戰小震1月2日當晚,一些市民連夜離開銀川。也有人抱著“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的心態,留守觀望。
“近期地震活動頻次較高,并非大地震的前兆。”1月4日,寧夏地震臺臺長曾憲偉在發布會上說,銀川市1月2日發生的4.8級和4.6級地震,為1998年海原4.9級地震以來,寧夏發生的最大地震。他表示,近期銀川地震屬于震群型地震,是通過多次震級相近的地震來釋放能量,“比較常見,大家無需恐慌”。
“我在寧夏這么多年,沒碰到像這么頻繁的地震。”1月2日10:01,4.8級地震發生時,周偉明稱他所在興慶區震感強烈。作為震中的永寧縣就在8公里之外。
他住在25樓,冰箱上的咖啡罐咣當一聲摔下來,碎了一地。29樓的母親正在客廳沙發上縫舊襪子,“忽然咣咣咣,跟打雷一樣,我嚇得往廁所跑。”4日凌晨,回憶起震時情景,老人聲音虛弱。
有人光著腳丫子從樓里沖出來,有人只穿著拖鞋和秋衣秋褲。他們在冷風里站了一會兒,察覺不到震感,又回去了。
2日16:43,第二次4.6級地震來襲。這次震中在更近的金鳳區,周偉明感受到的震感更強烈。他看到不少市民短時間內再一次沖出樓外,還在網上讀到房屋內外瓷磚掉落、人被砸傷的新聞。
銀川位于中國南北地震帶的北段,處在青藏地塊、鄂爾多斯地塊和阿拉善地塊等活動地塊的交會處,屬中強地震的易發區。據寧夏地震局信息,自2024年9月25日至2025年1月3日10時,銀川市金鳳區至永寧縣共記錄到地震56次。
周偉明今年55歲,他回憶,寧夏已經多年沒有頻繁發生地震。國家地震科學數據中心官網顯示,銀川上一次發生4.5級以上的地震是12年前,2012年11月20日。歷史上,銀川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地震發生在1739年,高達8級,造成5萬余人喪生。
這一輪持續地震暫未造成人員死亡,但位于銀川市興慶區的承天寺塔塔尖在2025年1月2日地震后出現傾斜。這是中國目前唯一有修建年代記載的西夏古塔,當地人稱西塔,始建于1050年,曾在1739年地震中被毀,于1820年重建。
南方周末記者此后以游客身份聯系承天寺塔園區,工作人員表示景區已暫停營業,因為西塔受損較嚴重。“不是說修就能修的,要經過專業團隊各方面的評估才能實施,修復可能得五個多月。”
當日,網上還傳出興慶區前進小區南門處樓房因地震倒塌的視頻,畫面里灰塵飛揚,房屋具體狀態不明。后官方辟謠:樓房并未被震塌,只是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