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丨廣高院廣東省高院院長張海波。院長(圖片來源:中國法院網)
“建議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司法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張海鼓勵廣東法院改革探索先行先試等方面給予政策指導……”
2024年3月8日下午,波小辦案聽完 “兩高”報告后,案跳在廣東省代表團的出案小組會議上,廣東省高院院長張海波提出了自己的兩院建議。
這是對話東省的框他任廣東省高院院長的第二年。2023年1月16日,丨廣高院張海波當選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院長他此前的張海職務是甘肅高院院長。
2024年1月底,波小辦案在廣東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作工作報告時,案跳張海波就提到,廣東法院要“服務大灣區建設”。此前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時,張海波還特別介紹,目前這項工作已經從制度理論性研究進入了具體實踐。
圍繞司法案件向社會公布的意義、法院如何化解糾紛,以及司法如何回應大灣區建設等問題,2024年3月9日,張海波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專訪。
南方周末:今年你在廣東省人代會上作的法院工作報告中,提及了“地鐵安檢試喝一口案”“祖孫合影網絡誹謗案”等多個網絡熱點案件,你怎么看待公眾討論以及法院公開判例案件?
張海波:社會公眾對司法審判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這對法院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這說明社會公眾的法治意識提高了,大家都希望了解法院是怎么裁判的?為什么這么判?判的依據是什么?法律為什么要這樣規定?
其實無論是小案,還是大案要案,社會公眾的質疑或關切,都應在判決中予以回應,這對當事人來說是一次服判息訴的說理和教育,對社會公眾來說也是一份釋明和普法。司法裁判的價值,不僅僅是定紛止爭,更是通過確立行為規則、傳遞價值導向,引導公眾樹立法治意識,引領社會良好風尚。
南方周末:我們能夠看到,最近幾年從最高法工作報告到省級高院的工作報告,“小案”的出現頻率更高了,這種改變對法官
緬甸已控制千余名妙瓦底非法入境人員,將盡快遣返移交原籍國
最高法:2024年上半年案件量總體增幅放緩
“招不來學生,專業就沒了”:大學招生,不止名校在“卷”
普華永道回應“裁員”傳聞:確有調整 但廣州所未關閉
全國政協委員肖新光:大模型既帶來了風險,也帶來安全助力
再擴大!中國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適用口岸增至37個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