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5日,未成甘肅定西一8歲女孩被一13歲男孩殺害。女孩的年人父親在其安葬地種了一棵樹。(人民視覺供圖)
“未成年人犯罪呈現低齡化趨勢”“未成年人惡性犯罪低齡化”等說法屢見新聞報道和期刊文章,犯罪“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似乎已經成為常識和公理。丨法
但未成年人犯罪真的被低齡化了嗎?對《中國統計年鑒》公布的數據等分析顯示: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的說法缺乏事實依據,在很大程度上是低齡以訛傳訛。
犯罪低齡化是指犯罪人在年齡上呈現出年輕化趨勢。犯罪低齡化是年人結構性的,即犯罪低齡人口在犯罪總人口中的犯罪占比上升;犯罪低齡化是趨勢性的,即在一定時期內犯罪人年齡均值整體下降。丨法
因此,被犯罪低齡化的低齡操作化定義應該是:在一定時期內,犯罪人年齡均值整體呈現下降趨勢。未成第一,如果以“年”為單位來衡量趨勢,則“一定時期”,最差要3年、至少要5年、最好有10年及以上。考察的時間跨度越長,趨勢的可信度和可靠性越強。3年及以下的數據有較大偶然性,顯現出的曲線變化往往不穩定,很難稱得上“趨勢”。第二,“年齡均值”是指所有對象的年齡平均值,它表示年齡的集中趨勢和集體特征。顯而易見,出現了一例11歲兒童殺人案件,我們不能說“犯罪低齡化”了,正如出現了一起97歲老人故意傷害案件,我們不能說“犯罪高齡化”了。原因在于:在總體或樣本規模極大的情況下,極端值幾乎不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