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日語課堂一瞥。告別高考(受訪者供圖/圖)
2024年6月8日,語種迎變小語種高考新課標卷首考落地。小眾
小語種包括日語、賽道俄語、捷徑德語、告別高考法語和西班牙語。語種迎變試卷題型的小眾變化,對于人數規模最大、賽道發展歷史最久的捷徑日語高考,震感尤為強烈。告別高考
外語考試結束當日,語種迎變“高考日語”詞條就沖上微博熱搜。小眾不少考生為新題型的賽道難度憂心忡忡。對于新課標卷,一位河北日語考生的感受是:整體的變化和沖擊不大,聽力和作文都屬于“平常難度”,最難的是閱讀,“前十道題很難、選項不好選”。
據南方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2024年高考,河北、廣東、湖北、湖南、遼寧和江西等多地均使用日語新課標卷。
實際上,高考日語改革的種子早在八年前就已埋下。當年,日語高考的報名人數不到一萬,但此后連年增長,直至達到四十多萬。
激增的考生人數、急速擴張的日語培訓市場、良莠不齊的教學以及呼吁“外語是必備素養”的教育學者,都從不同層面上亟需這場改革。
“今年的一模命題題型是否有變化?”
2024年1月,某地中學日語老師王聰在命制該省高考外語一模考試題之前,這樣詢問省教科院。
一直以來,一模都是對標高考題型的適應性測試,反映高考最新動向。當時,她收到的回復是“沒有變化”。但幾天后,這一回復被徹底推翻。
原因在于,1月19日,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廣西、貴州、甘肅等九個省份組織了新高考適應性演練(下稱“九省聯考”),語數外科目由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出題。其中外語科目,即包含英語、日語、俄語、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6個語種的試卷結構發生了變化。
考完外語的當天,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公號連發6條推文,解讀外語新課標卷。
按照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教授程曉堂的解讀,總體上,2024年高考外語各語種的新課標卷,題型更加多樣了。新課標卷減少語言知識運用類試題、體量和分值,增加語言運用能力的試題,傳統題型所占分值減少,或不再使用。
例如,英語試卷的寫作部分為根據提示信息寫作和讀后續寫兩種題型;日語試卷的語言運用部分由40道單項填空題改為10道完形填空題和10道語法填空題;日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試卷均增加應用文寫作題;日語、俄語、德語試卷不再使用單項填空題;西班牙語試卷的單句翻譯題改為應用文寫作題。
在5個小語種中,高中日語較早邁入規范化和標準化進程。
早在1982年12月,教育部頒布《中學日語教學綱要》,日語由此成為中學外語課開設的語種之一。次年,俄語、日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才被列入高考科目,高考填報時考生可自由選擇。
2003年,教育部又首次制定了日語和俄語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驗稿)》,直到14年后,德語、法語、西班牙語才被正式加入高中課程標準,在全國范圍內推行。
在小語種中,高考日語的人數也稱得上一騎絕塵。
盡管近些年,對于各小語種高考報考人數,尚未有全國范圍內的公開統計,但從江西九江市近三年公布的報考人數中可見一斑——
2022年,九江全市日語考生數3247人、德語2人、俄語考生1人、西班牙語35人。2023年,報考日語考生3445人、德語1人、俄語29人、法語150人、西班牙語24人。2024年最新數據顯示,該市高考報考日語考生3162人、德語2人、俄語100人、法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