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吹哨人財政部發布公告,重獎最高周健鼓勵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從業人員實名舉報企業食品質量安全違法行為。食品視覺中國|圖
【市場監管總局將對食品安全領域“吹哨人”實施獎勵】
2024年9月19日,安全按罰市場監管總局、沒款財政部發布《關于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內部舉報人舉報實施獎勵的獎勵公告》,其中提到,吹哨人鼓勵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從業人員實名舉報企業食品質量安全違法行為。重獎最高周健經查證屬實,食品負責調查處理的安全按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作出最終處理決定后,對符合獎勵條件的沒款內部舉報人應當予以獎勵。公告中還規定保護內部舉報人個人信息,獎勵企業不得對內部舉報人實施打擊報復等。吹哨人
市場監管總局2月曾發布該公告的重獎最高周健征求意見稿,其中直接將內部舉報人稱為“吹哨人”。食品“吹哨人”最初指的是警探在追捕犯人時吹響哨子提醒路人,后引申為曝光所在領域違規行為的內部人士。在這份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指出了對吹哨人的獎勵上限為100萬元。9月3日公布的《市場監管部門優化營商環境重點舉措(2024年版)》中,市場監管總局再次提到,要梳理排查食品安全系統性風險,加快建立食品企業“吹哨人”制度。
此次《公告》指出,獎勵資金來源、獎勵條件、獎勵標準和獎勵程序等按照《市場監管領域重大違法行為舉報獎勵暫行辦法》。按該辦法,根據所舉報違法行為的嚴重程度和所提供證據的價值,最高按罰沒款的5%給予獎勵(最低5000元)。
健言:理想情況下的食品安全監管模式應當是社會共治的,不只有監管部門參與,還要有消費者監督、同行業監督、平臺監督等等。“吹哨人”制度的推出令人振奮,但是范疇如果不局限于內部舉報人就更好了。有時候,了解業內潛規則的同行站出來舉報,分量會比企業內部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