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司法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賈宇。高院(受訪者|供圖)
“你問我對自己在上海這兩年工作的院長感覺怎么樣,感覺比較踏實,賈宇覺得比較好地履行了職責。刑事”2025年2月25日,理念距離2025年全國兩會開幕已不足十天,還存賈宇向南方周末記者坦言他對過去兩年工作的跟不上整體印象。
2025年是上海司法賈宇到上海工作的第三年。2023年年初,高院他從浙江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院長檢察長任上離開,賈宇跨省履新,刑事任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理念院長。
但在很長時間里,賈宇最為人熟知的身份是“賈老師”和“賈校長”。從16歲到54歲,賈宇在西北政法大學學習、工作長達38年,其間擔任校長一職11年。2021年12月,賈宇當選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即便離開高校,刑事法學研究和法治人才培養依然是賈宇放不下的工作。
采訪當天,圍繞他關心的刑事法學研究、院校合作等工作以及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計劃在2025年兩會召開期間提出的議案,南方周末記者與賈宇對談。
南方周末:今年是你到上海履職的第三年,回顧過去兩年在上海法院的工作,你有什么總結和深層的感受嗎?
賈宇:2023年我剛到上海工作時,高院黨組對上海法院的工作該怎么做進行了認真研究,提出了三句話的工作主線,“政治建設引領、司法質效為本、數字改革賦能”,應當說它貫穿了這兩年上海法院的各項工作。
第一句話政治建設引領,就是要始終堅持黨對法院工作的絕對領導。這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在具體的司法案件里,就體現為法官判案是不是堅持人民立場,能不能做到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第二句話司法質效為本,說得再通俗一點,法官一定要把案子辦好,這是我們的立足之本。有句話叫“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但也有句話說“遲來的正義就不是正義”,所以法院工作必須堅持圍繞“公正與效率”的主題,既要講公正,也要講效率。這幾年,我們在探索符合超大城市治理模式的“楓橋經驗”,開展社區巡回審判賦能基層治理試點工作,成效已經逐漸顯現,2024年上海法院受理案件總數同比下降11.4%,入選指導性案例、案例庫案例總數也位居全國第一。
第三句話數字改革賦能,就是要以數字化轉型推動法院工作現代化。我在浙江工作時大力推動數字檢察改革,以數字檢察驅動法律監督模式重塑變革。2022年6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在浙江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