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是貓世界上最知名、最受歡迎的樣進哺乳動物之一。作為體型最大的化成貓科動物和頂級掠食者,老虎在維護森林生態系統平衡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老虎不過,貓小體型的樣進貓科動物祖先如何進化成體型巨大、兇猛無比的化成老虎呢?這一問題一直吸引很多人的關注。
帶幼崽的老虎老虎。 (Sci-news.com/圖)
老虎號稱“獸中之王”,貓是樣進大名鼎鼎的超級猛獸,但是化成人們喜歡稱其為大貓。從動物分類學來看,老虎老虎屬于哺乳綱、貓食肉目、樣進貓科、化成豹屬。最大體重可超過300千克的老虎和最大體重一般不超過10千克的家貓的確同屬貓科動物。除了體型差異很大之外,老虎和貓的很多身體構造、生活習性等方面都非常相似。有意思的是,老虎與家貓基因組相似性高達95.6%,比人與大猩猩基因組相似性更高,所以人們常將老虎稱為大貓有一定道理。
除了南極洲,地球上其他地方都有貓科動物的分布。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資料顯示,現存貓科動物包括貓亞科和豹亞科,貓亞科下有10個屬,共34個種,其中全球家貓數量可能達到3.7億只;豹亞科下分豹屬和云豹屬,共有7個種,老虎、獅子、雪豹、獵豹、黑豹等猛獸都歸于豹屬,其中老虎和獅子無疑都是動物界的頂級獵食者。
科學界一般將現存老虎分為兩大類群,即大陸虎和島嶼虎,其中大陸虎包括孟加拉虎、馬來亞虎、印支虎、華南虎、東北虎和中亞虎等6個亞種,而島嶼虎包括爪哇虎、巴厘虎和蘇門答臘虎等3個亞種。不過,由于人類活動導致老虎棲息地萎縮和食物減少,以及非法捕獵等原因,野生虎數量從20世紀初的約10萬只,銳減至目前的不到6000只,老虎也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動物紅色目錄中,其中爪哇虎、巴厘虎、中亞虎等三個亞種更在20世紀內相繼滅絕,華南虎也已疑似野外滅絕。
化石考古和分子研究顯示,目前已知最原始的貓科動物(Proailurus)可能出現在距今2500 萬年前,之后演化出地球上最成功的食肉動物。豹屬動物可能是在約1100萬年前從貓科動物分離而來,并在約650萬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