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行騙新河現形錦州市林草局官網發布了一篇題為《錦州市林草局為企業辦實事》的高校文章,此為文章配圖,假教記右一為魏新河。授魏(錦州市林草局官網/圖)
錦州市草原與林業局工作人員,行騙新河現形遼寧生態文化旅游管理中心副主任,高校遼寧省鄉村振興專委會副主任,假教記遼寧遼錦生態旅游中心主任,授魏遼寧理工大學文化旅游學院教授、行騙新河現形體育學院老師,高校遼寧工業大學旅游管理學院副教授……
這些不同的假教記身份都指向同一個人,他的真名叫魏新河,但很多時候,他化名為魏鑫,或是魏新,出生于1978年10月。
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到,至少從2021年起,魏新河便以各種不同的身份,參加各大高校、學會、協會組織的會議,甚至擔任發言嘉賓。同樣,這些身份也有真有假,其中,遼寧理工大學、遼寧生態文化旅游管理中心、遼寧省鄉村振興專委會等均為杜撰。
2024年6月25日,有人將魏新河“偽造教授、官員身份參加多個學術會議”的消息發到了社交平臺上,消息隨后大范圍傳開。
“還有這么喜歡開學術會議的人?”事情發生后,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郭英劍在一個小群中看到一位知名學者如此說道。
魏新河究竟是誰,為什么大費周章地到處參加學術會議?7月2日上午,南方周末記者先后聯系了錦州市林業和草原局、錦州市委宣傳部。錦州市委宣傳部的工作人員透露,錦州市林草局確有一位科長名叫魏新河,與網傳身份造假者為同一人。錦州市林草局則表示,目前紀委已對此事介入調查。
至于魏新河一系列行為的具體動機為何,7月2日,南方周末記者多次撥打魏新河公布在社交平臺上的兩個聯系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7月4日中午,錦州市林草局發布通報稱,魏新河為提高知名度等個人目的,多次以虛假身份參加線上線下學術交流活動,因涉嫌招搖撞騙罪,已被公安機關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不能容忍”。2024年6月24日,魏新河最后一次更新朋友圈,表示自己受邀將前往浙江一所雙一流高校參加會議,第二天,作為這場會議會務組的負責人之一,劉誠在網上曝光了他。
這是一場由學院組織,與文化遺產保護有關的研討會。5月6日下發的通知上寫明,會議接收各位研究者在文物保護等相關領域已發表或未發表的研究論文或綜述,不收取會務費,但交通、食宿費用需要自理。
會議開始前,魏新河也投了稿,標題為《賡續傳承遼沈戰役精神,踔厲奮發一起奔向未來》。這篇定位“紅色博物館的價值發揮”主題的文章,全文共8386個字,其中單位一欄寫明“遼寧理工大學紅色教育發展中心”。
劉誠將這篇文章上傳到了免費的查重軟件上,彈出的數據顯示,文章中90%的內容都來自百度文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