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 photo/圖)
一堆男人下了班不回去,年內
十幾個人關在KTV,閉現
唱著青春,去唱隨風遠去的年內回憶,
說這年頭,閉現還有什么讓我們動心……
2007年,去唱一首《男人KTV》唱出困惑與寂寞,年內成為很多都市人K歌的閉現主打曲。時光荏苒,去唱老歌經典依舊,年內但KTV似乎已經逐漸被人拋棄。閉現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去唱2024年全國現存KTV門店數量已不足5萬家,年內對比2015年高峰期,閉現9年時間里減少了7萬家。去唱
KTV一詞屬于舶來品。1988年1月,中國第一家卡拉OK在廣州東方賓館開業,隨后KTV在各地風行,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各大品牌也趁機崛起,純K、錢柜、K歌之王、溫莎、魅KTV……或量販式,或商務式,裝修清一水的豪華,翻臺率爆高,擁躉無數,消費旺盛。
曾經有多火熱,如今就有多蕭條。KTV跌落神壇、人流散去的背后,藏著諸多原因。一些消費者認為,現在想K歌遠不止去KTV一種方式了,“手機里各種軟件都能唱,唱得好還能獲得網友打賞”。也有人抱怨KTV越來越沒意思了,“很多歌都要版權,商家沒買就唱不了”。還有人已經掉頭轉向商場里的“在線K歌平臺小屋”,功能齊全、價格實惠,還不用買酒水和果盤。
衰退似乎不可逆轉,但依然有人把KTV當成社交的主場,他們是老人消費群體。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KTV行業發展藍皮書》顯示,全國60-70歲的量販式KTV用戶數同比增長 29.6%,訂單量同比增長24.1%。
你現在還會去KTV唱歌嗎?
? 快來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馬上送你上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