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村婦女。三孩 (胡桂香/圖)
中國進入“三孩”時代之后,時代湖南省婦女兒童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農村女性長沙師范學院教授胡桂香在湖南省沅江市草尾鎮西村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需求西村田野調查。對于“您會生三孩嗎”這個問題,應被受訪的位學育齡婦女大多沒有給出肯定的回答。
2022年1月,觀察胡桂香的三孩論文《生抑或不生:“三孩”政策對農村婦女的影響研究——基于湖南西村的田野調查》發表在《廣州大學學報》。
西村女性的時代答案是全國的縮影,各地調查給出了相似的農村女性結論。2021年6到7月,需求西村浙江、應被重慶、位學山東、觀察四川多地對農村青年婚姻關系進行調研,三孩浙江省和山東省青島市的報告分別顯示,農村青年婚戀意愿下降、生育意愿不強,以及生育二孩、三孩意愿不高。
在生育政策研究里,有學者研究三孩政策帶來的社會變化,有專家追問政策需要的配套措施,也有研究指出政策給女性職業發展帶來的影響。但對于放棄城市工作、回到農村生育和養育后代的留守女性,既往研究幾乎是空白。
從2008年開始,當時在華東師范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胡桂香在西村進行了為期四年的田野調查,并完成《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與西村婦女1950-1980》一書,描述了計劃生育政策對當地女性的影響。這一次,胡桂香繼續深入西村,試圖探究農村女性選擇不生的原因。
胡桂香。 (資料圖/圖)
南方周末:從《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與西村婦女》到《“三孩”政策對農村婦女的影響研究》,這些年生育政策發生了不少變化。伴隨政策,西村有什么變化?
胡桂香:我的博士論文在2014年出版成書,到最近的論文之間隔了八九年沒有做訪談,不過西村是我婆家的村子,所以我在春節、寒暑假也會暫住,盡管沒有學術上的訪談,也會在一起聊天,會看到哪家又生了小孩。
在二孩放開之后,有一些人在自己父母、公婆的勸說下生了,可是到了三孩,他們生育意愿降低了很多。獨生子女政策下成長起來的80后和90后,已經接受了獨生好的觀念,對小孩的期待變高,也可以感受到撫養一個小孩的壓力,所以三孩的生育意愿并不高。
南方周末:年輕女性還會像上一輩一樣抱持“多子多福”“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種觀念嗎?
胡桂香:這種觀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