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公司正加速“沖刺”IPO。周兩自動
10月24日,公司地平線機器人(09660.HK)登陸港交所,上市融資54億港元,駕駛加速開盤價3.99港元,超車高出發行價近三成,周兩自動上市首日總市值519億港元。公司
隔天(美東時間10月25日),上市文遠知行(WRD.US)在納斯達克上市,駕駛加速號稱“Robotaxi第一股”,超車發行價15.5美元,周兩自動當日股價收于16.55美元,公司市值44億美元。上市
2024年以來,駕駛加速除了已經上市的超車文遠知行、地平線機器人以及黑芝麻智能(02533.HK),還有小馬智行、Momenta、縱目科技、佑駕創新等至少4家中國智駕企業在排隊IPO,業務覆蓋Robotaxi、車規級芯片、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等多個領域。
他們為何扎堆上市?在最新的招股書中,地平線機器人和文遠知行都不約而同地提到“商業化”,包括新一代高階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及商業化、自動駕駛車隊的商業化和運營等。
隨著百度蘿卜快跑拓展疆域、特斯拉Robotaxi發布,消費者對自動駕駛的認知度和接受度逐漸提高,自動駕駛有望步入商業化,IPO無疑可助企業在資本市場搶占先發優勢。
另一方面,自動駕駛的商業化離不開持續的研發投入。然而,自動駕駛目前只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漢等城市試點落地,企業營收普遍無法覆蓋成本,甚至連研發投入都遠高于實際營收。
成立于2015年的地平線機器人,業務包括高級輔助駕駛(ADAS)和高階智能駕駛(AD)解決方案,2021-2024年上半年累計收入38.59億元,同期研發支出則為68.1億元,累計虧損高達226.18億元。
與之相似,2017年成立的文遠知行,提供Robobus、Robotaxi等產品銷售,以及自動駕駛運營、高級輔助駕駛系統等服務。2021-2024年上半年,公司累計實現營收12.18億元,同期研發費用共計27.77億元,虧損則為51.37億元。
企業資金承壓的同時,一級市場的融資環境在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