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股票型基金兩項指標再度刷新紀錄:截至2024年2月底,股票廣股票型基金數量已達2300多只,型基規模已高達3萬億元。金虧基金居首但2021-2023年三年維度,損榜隨股票型基金平均虧損幅度近12%。摩根僅2023年,和南股票型基金就虧損3245億元,股票廣占當年公募基金整體虧損額近75%。型基
客觀上講,金虧基金居首這三年是損榜隨資本市場劇烈震蕩的三年。從2020年12月31日起至2023年12月29日,摩根上證指數從3419.73點跌至2974.93點,和南跌幅達12.87%。股票廣其間,型基上證指數最低下探至2863.65點,金虧基金居首而最高攀升至3731.69點,最大回撤高達-23.26%。
在如此震蕩市場中,基民如何避開讓自已錢包縮水的股票型基金及其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人在市場下跌時控制回撤的能力尤為重要。通俗而言,基金管理人一般指基金管理公司或資產管理公司。
為全面深度剖析基金管理人在2021年至2023年管理的股票型基金產品情況,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設計了一套超額收益凈量級估值體系。
根據該體系,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制作了2021年-2023年基金管理人之股票型基金收益榜及虧損榜、2021年-2023年基金管理人之量化股票型基金收益及虧損榜、2021年-2023年基金管理人之債券型基金收益榜及虧損榜、2021年-2023年基金管理人之QDII型基金收益榜及虧損榜。其中,每個榜單均分為絕對收益(或虧損)子榜和相對收益(或虧損)子榜兩個子榜單,即共16個子榜單。
絕對收益(或虧損)主要基于統計周期內的基金資產凈值增長量(或減少量)計算所得,而相對收益(或虧損)則基于統計周期內的基金資產凈值增長率(或減少率)計算所得。
為精準計量基金管理人主動管理股票型基金的能力,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構建的股票型和量化股票型超額收益凈量級估值體系均剔除了與β策略(β策略指的是被動投資,即高度依賴市場波動的策略)高度相關的被動指數型基金和增強指數型基金。與此同時,為全面考量基金管理人在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的管理情況,本估值體系剔除了基金成立日在2021年1月1日以后和基金到期日在2024年1月1日以前的所有基金產品。
根據Wind數據統計,符合本次統計條件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共511只(包含80只量化股票型),涵蓋87個公募基金管理人。本次統計范圍涵蓋了所有完整經歷了2021年至2023年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即統計覆蓋率達100%,全面體現基金管理人在此期間的主動管理股票型基金的能力。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從基金資產凈值變化量、基金資產凈值變化率、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實現超額收益的初始基金產品數量、實現超額收益的初始基金產品占比、未實現超額收益的初始基金產品數量和未實現超額收益的初始基金產品占比等七個維度進行計算。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還將2021年全年、2022年全年、2023年全年、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連續兩年和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連續3年等五個時間段設置了如下圖所示的絕對收益榜、相對收益榜、絕對虧損榜和相對虧損榜的計算方式。
在上圖中,實現超額收益的基金是指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復權單位凈值是指考慮分紅再投資后調整計算的單位凈值,即單位凈值乘以復權因子。之所以用復權單位凈值,是因為考慮到高股息股票型基金的策略正是分紅再投資。)大于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的基金。反之,則是未實現超額收益的基金。
此外,凈量級是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為計量基金管理人管理的超額收益基金的量級設置的指標。若該指標值為正,則說明實現超額收益基金的量級大于未實現超額收益基金的量級。通俗而言,若該指標值較大,則說明該基金管理人所管理的基金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的表現普遍較好。反之,則普遍較差。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次統計周期內,存在同一只基金含多個份額類別的情況(如A/B類、A/C/H類份額)。這些不同類別的分級基金僅在費率或收益分配上有所差異。因此,在統計基金數量時,默認只取其中一類基金作為初始基金進行統計。(下文描述的基金數量均為初始基金數量)。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僅選取各榜單前15名作為分析對象。本系列榜單僅對各公募基金歷史成績進行統計評價,不作為對投資者未來投資的任何傾向和建議。
哪些基金管理人的投資能力更強?旗下股票型基金收益最佳?
2021年-2023年基金管理人之股票型基金收益榜顯示,前海開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前海開源基金”)和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交銀施羅德基金”)位居基金管理人股票型基金資產凈值絕對收益子榜和基金管理人股票型基金資產凈值相對收益子榜前三。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對前海開源基金管理符合本次統計口徑的9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分析后發現,其管理的基金有66.6%的基金在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的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大于業績比較基準。其中,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行業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官方簡稱為“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股票”)在2021年的基金資產凈值變化量達253.32億元。而除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股票以外,該基金管理人旗下的基金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每年的基金資產凈值增長量均不超過5億元。
為深度分析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股票,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比對了該基金在2020年至2023年期間的所有定期公告。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發現,自該基金在2020年年度報告中強調“堅定看好以能源革命為核心的投資機會”后,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該基金的十大重倉股均與新能源行業高度關聯。Wind數據顯示,受益于2021年5月開始的歐洲第一輪能源危機,該基金2021年全年收益率達119.42%,為同類排名第一。同期,新能源指數從2800.8點漲至4334.32點,全年漲幅達54.75%。
然而,在隨后的2022年一季度,在新能源指數大幅回撤的背景下,該基金亦經歷了連續的大幅下跌。但鑒于其基金經理優異的風控能力,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股票仍保住了上漲期間的部分收益。在2021年至2023年里,其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為40.15%。該值大于13.4%的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
有別于前海開源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符合本次統計口徑的普通股票型基金數量僅為兩只,且兩只基金在統計周期內的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均為負數。Wind數據顯示,在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交銀施羅德消費新驅動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官方簡稱“交銀消費新驅動股票”)和交銀施羅德醫藥創新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官方簡稱“交銀醫藥創新股票A”)的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分別為-20.08%和-27.54%,略高于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對應的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分別為-31.26%和-33.56%)。
交銀施羅德基金為何能進入兩個收益子榜前三?因為基民在2021年對其管理的兩只股票型基金的瘋狂追捧導致其基金資產凈值不降反增。以交銀醫藥創新股票A為例,Wind數據顯示,2020年1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期間,受益于疫情帶來的行業比較優勢和流動性寬松,該基金曾實現連續六個月87.2%的漲幅。隨后,該基金的合計份額即從2020年12月31日的7.33億份漲至2021年12月31日的11.52億份,年內漲幅達57.16%。
無論是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股票還是交銀醫藥創新股票A,大幅上漲后均大幅下跌。在高位“追漲”的基民無疑被“套牢”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統計周期內,收益榜的基金管理人控制回撤能力較好。上述兩只基金的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均高于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即使基民被“套牢”,“解套”也許并非遙遙無期。
與股票型基金資產凈值絕對收益子榜和相對收益子榜前兩家收益榜的基金管理人控制回撤能力較好相反,2021年-2023年基金管理人之股票型基金虧損榜的基金管理人在統計周期內的控制回撤能力則普遍較差。
與上述兩只基金分別對應比較,在統計周期內,同樣聚焦于新能源行業和醫療醫藥行業的廣發高端制造股票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官方簡稱“廣發高端制造股票A”)和廣發醫療保健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官方簡稱“廣發醫療保健股票A”)在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的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分別為-42.23%和-46.36%,均低于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正因如此,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廣發基金”)位居基金管理人股票型基金資產凈值絕對虧損子榜榜首。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比對發現,此基金的巨虧或與其基金經理的選股策略有關。以廣發醫療保健股票A和交銀醫藥創新股票A為例,上述兩只基金在2022年全年最大回撤分別為-37.63%和-28.36%。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通過對比上述兩只基金披露的2022年年報發現,它們在2022年的前十大重倉股均包含了藥明康德、愛爾眼科、康龍化成、泰格醫藥和九洲藥業。然而,在十大重倉股中,除上述五只股票外,廣發醫療保健股票A的其余五只股票在2022年期間均呈現下跌的狀態,且第五重倉股凱萊英和第七重倉股智飛生物在該年度的區間跌幅均超過20%。同期,交銀醫藥創新股票A的其余五大重倉股中則僅有兩只股票下跌,且區間跌幅均不超過5%。因此,三年之中,在醫療醫藥行業跌幅最大的2022年,交銀醫藥創新股票A的虧損幅度較小或可歸功于其選股的策略。
基金管理人股票型基金資產凈值絕對虧損子榜的第二和第三名,恰好是基金管理人股票型基金資產凈值相對虧損子榜的第一和第二名。它們分別是摩根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摩根基金”)和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方基金”)。
從超額收益凈量級的絕對值上看,這兩個基金管理人均大于30。在統計周期內,兩個基金管理人分別管理著11只和10只符合本次計量統計口徑的普通股票型基金。令人詫異的是,這兩個基金管理人分別有10只和8只基金的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低于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即80%以上的基金都沒有實現超額收益。
管理基金的數量是否會影響基金管理人的管理水平?
實則不然。以基金管理人股票型基金資產凈值絕對收益子榜榜首景順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景順長城基金”)為例,該基金管理人的超額收益產品凈量級為36。據統計,該基金管理人在統計周期內有12只普通股票型基金符合篩選條件。而在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其管理的11只基金的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大于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且7只基金實現了基金資產凈值的正向增長。與此同時,景順長城中小創精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官方簡稱“景順長城中小創精選股票A”)和景順長城滬港深精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官方簡稱“景順長城滬港深精選股票”)在上述周期內則分別實現了11.96%和28.93%的高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
在龐大的普通股票型基金隊伍中,量化基金是一個量少但熱度較高的類別。在此次評測中,僅有80只量化股票型基金符合條件。它們在自己小陣營里,業績排名如何?測評結果顯示,無論是量化股票型基金收益榜還是虧損榜,絕對收益(虧損)子榜和相對收益(虧損)子榜的前五名基金管理人名稱和名次均相同。
景順、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長城基金”)和銀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銀華基金”)三家包攬兩個子榜單前三。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根據比對三家公司旗下所有量化股票型基金產品發布的定期公告發現,每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量化股票型基金的策略都較為一致。即每個團隊都有較為穩定的量化投資策略。其中,景順長城基金和長城基金都是基于三種量化模型構建的投資策略。但是兩家公司采用的三種模型各不相同,分別為“超額收益模型、風險模型和成本模型”和“多因子模型、事件驅動模型和風險模型”。而銀華基金旗下的三只基金則是采用了基于主動量化策略對相應投資主題界定內的股票進行篩選并進行權重優化的投資策略。
而基金管理人量化股票型基金資產凈值收益兩個子榜顯示,九泰、華商和申萬三家公司則是量化股票型基金資產凈值絕對虧損子榜和相對虧損子榜兩個榜單的前三名。
基金管理人量化股票型基金資產凈值相對收益榜更顯示,國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金基金”)、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招商基金”)和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嘉實基金”)在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的基金資產凈值變化率均大于500%。其中,國金基金的基金資產凈值變化率更是高達287737.10%。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后發現,這些基金資產凈值變化率極大的原因是:在基金市場上,可持續實現超額收益的量化股票型基金產品較為稀缺,且“追漲”這一習慣早已扎根基民的內心。
以國金基金管理的國金量化多因子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官方簡稱“國金量化多因子A”)為例,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該基金每年都有超過10%的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與此同時,該基金的份額持有人戶數呈爆發式增長。Wind數據顯示,該基金的合計基金份額從2020年12月31日的0.02億份上漲至2023年12月31日的48.75億份。
從上述統計周期的表現來看,基民“追漲”優質量化股票型基金的模式看似可行。然而,事實并非如此。Wind數據顯示,自2024年1月1日起至2024年3月28日,該基金累計下跌14.2%。其間,該基金曾一度下跌32.77%,創下自該基金成立以來的最大回撤。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國金量化多因子A,招商基金管理的招商量化精選股票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官方簡稱“招商量化精選股票A”)則展現出了較強的韌性。除了在統計周期內持續實現超額收益外,該基金在經歷了2024年2月期間高達21.43%的跌幅后仍能迅速回補。從2024年1月1日起至2024年3月28日,該基金實現1.44%的正收益。
反觀2021年-2023年基金管理人之量化股票型基金虧損榜前三名,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發現,這些基金管理人管理的量化股票型基金普遍呈現在統計周期的某一年內實現超額收益,但其余兩年均是超額虧損的情況。以九泰久信量化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官方簡稱“九泰久信量化”)為例,2021年全年,該基金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為17%。該值大于14%的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然而,在2022年和2023年,該基金的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則分別為-25.15%和-12.37%。上述二值均低于各年的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認為,量化基金的收益與該基金投資策略中鎖定的量化因子高度關聯。以基于多因子量化模型作為投資策略的基金為例,一旦某個因子失效,基金凈值大幅波動無法避免。在因子失效后,如果該基金經理不能根據市場變化而靈活調整量化策略,那么該基金在后續市場中將給基民帶來不可預估的損失。因此,對于基民而言,盲目“追漲”量化基金不可行。投資量化基金有一定的門檻,基民一方面需要時刻關注基金定期公告,另一方面還需關注該基金凈值的變化,并與同類基金凈值的變化和市場的變化作比較,從而作出加倉或贖回的決策。
此外,從上述對普通股票型基金管理人的分析中可知,管理股票型基金產品的數量或基金管理人的規模不應成為基民選擇基金管理人的標準。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披露的2023年第四季度數據基金管理機構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規模排名可發現,在基金管理人股票型基金資產凈值絕對虧損子榜的前五名中,有四個基金管理人的非貨幣理財公募基金月均規模排在前十五名。因此,盲目“追大”亦是基民在選擇基金管理人時不可行的操作之一。
綜上分析,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建議,在選擇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管理人時,基民需通過該基金管理人管理的所有股票型基金產品的表現綜合考量基金管理人的風控能力、收益能力、擇時能力和擇股能力。其中,風控能力和收益能力分別體現在回撤的控制及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而擇時和擇股能力則可通過超額收益的凈量級、基金資產凈值變化量和基金資產凈值變化率綜合考量。
本專題下一篇文章將重點展示和分析債券類基金和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的基金管理人榜單。
2025-04-17 04:11
2025-04-17 04:02
2025-04-17 03:17
2025-04-17 03:14
2025-04-17 02:39
2025-04-17 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