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中金重隱社交平臺上瘋傳中金公司一位“94年”女員工因為降薪后還不起房貸而跳樓,公司工降這一傳聞也迅速上了微博熱搜。薪跳
上述傳聞是樓傳否屬實?當日下午,中金公司火速回應稱,聞深近日,切哀我司上海地區一名員工不幸離世,悼尊我司對此突發事件感到非常悲痛,傳謠并向員工的中金重隱家人朋友表達了深切的哀悼。我司已第一時間成立工作組,公司工降和員工家屬共同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薪跳變故,妥善處理好相關事宜。樓傳“對于網傳我司員工跳樓謠言,聞深希望大家尊重逝者隱私,切哀不信謠、悼尊不傳謠”。
近年來,券商降薪傳聞滿天飛,今年更是層出不窮。雖然多數無從證實,但從前段時間上市券商陸續公布的年報來看,降薪已成行業事實,眾多頭部券商帶頭降薪。
據Wind數據,在A股四十余家上市券商中,券業“一哥”中信證券去年的人均薪酬位居榜首,但不足80萬元,與此前的榜首動輒超過或逼近百萬元相比,縮水了不少。這也意味著,令外界爭議的券商“人均百萬年薪”已成過去式。
具體而言,2023年,中信證券的人均薪酬最高,為79.19萬元,同比下滑幅度為個位數。中金公司位居第二,這一數字為70.04萬元,同比下滑約15%。
去年人均薪酬超過50萬元的還有14家,包括國泰君安、申萬宏源、中泰證券、華泰證券、國金證券、廣發證券、中信建投、長城證券、東方證券、財通證券、中國銀河、東吳證券、光大證券、東北證券。其中,國泰君安、申萬宏源、中泰證券、華泰證券去年人均薪酬均介于60萬元--70萬元之間。
另有20家券商的人均薪酬介于40萬元--50萬元之間,包括海通證券、西南證券、招商證券、浙商證券、國聯證券、方正證券、天風證券、西部證券、長江證券、國元證券、國信證券、山西證券、財達證券、華西證券、紅塔證券、東興證券、首創證券、太平洋、東方財富、信達證券。
記者統計后發現,40多萬元--60多萬元的券商占比達5成以上,這或許是后續券業人均薪酬的常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