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24年8月4日,羽毛巴黎奧運會羽毛球男雙金牌賽,球梁梁偉鏗(左)、王組王昶(右)組合摘得銀牌。放松視覺中國圖
對于24歲的后運合梁偉鏗與23歲的王昶來說,剛剛過去的動員的種對話巴黎奧運之行難以忘懷。當地時間2024年8月4日,心態這個剛剛組建兩年的羽毛羽毛球男雙組合,在奧運會摘得銀牌。球梁這似乎也呼應著王昶對組合的王組評價——“天作之合”。
摘銀令他們聲名鵲起,放松但兩人賽場內外的幽默感與松弛感更為出圈。公眾好奇地審視著這對年輕的組合,過往的賽場片段被網友“考古”,甚至他們看演唱會都能莫名登上熱搜。
從巴黎歸來,兩人頻頻接受媒體采訪,日程安排十分忙碌。他們在適應這種生活,也將目光望向了四年后的洛杉磯奧運會。
2024年8月12日,南方周末記者在北京對話“梁王組合”。
南方周末:今年6月的時候,你們的世界排名還是第一。這樣看來,巴黎奧運前,你們的狀態是不是還算不錯?
王昶:還是不錯的。奧運之前,我們剛在印度尼西亞羽毛球公開賽拿了一個冠軍。
南方周末:奧運前,你們定下了怎樣的目標?
王昶:最好的還是站上領獎臺,升國旗(奏國歌)。但還是要一步步來,關注當下,打好當下,不是說我們在打球賽的時候應該想金牌的事情,因為奧運會上存在很多爆冷的情況,我們也時刻做好了前幾輪就輸的準備。
梁偉鏗: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奧運,以我過往的經歷,一步登頂的事情,我見得比較少,所以目標定的是奪牌。冠軍肯定是最好的,但是實際點還是奪牌。
南方周末:今年,你們對奧運會做了哪些有針對性的安排和準備?
梁偉鏗:奧運前,醫生希望我稍微減一下體重,對我腳踝的傷病有好處,然后我減了10公斤。
我們在抽簽結果出來前,還研究了我們以外的十幾支隊伍。我們全組織在一起,看錄像、分析對手,看他們怎么得分。
南方周末:你們具體是怎么研究的?
王昶:比如說黑塔組合(印度組合謝提/蘭基雷迪),他們前半場的技術非常好,我們會從接發球開始研究、觀察:他們是怎么接球的?接球的路線是哪些?他們經常會打出來、而且得分率比較高的配合路線是怎樣的?然后,我們就在一定程度上去避開、克制他們的一些得分路線。
南方周末:巴黎奧運之前,你們形成了怎樣的風格?
王昶:我是網前封網,梁偉鏗是后場進攻,我們是特點比較鮮明的前攻后殺,跟原先國羽男雙奧運冠軍蔡赟、傅海峰組合風格比較像,但我們有很多新時代的元素,比如現在的球速比當年快很多,這樣我們在發球、接發球上會朝更快去發展。
當地時間2024年8月4日,巴黎奧運會羽毛球男雙金牌賽,梁偉鏗、王昶在比賽中。視覺中國圖
南方周末:今年奧運最大的困難是什么?
王昶:最大的困難可能是臨場發揮(受環境影響)。我們其實不是很在意別的因素,因為我們具備一定的實力,但是這次奧運跟別的比賽不一樣,有非常多的法國元素。
比如,整個場館以紫色為主,球筒是紫色的,球的花邊也是紫色的,而一般的羽毛球場都是以綠色為主色調;另外,一般的公開賽,燈光更多的是聚焦到一片場地上,從場地里面看,外面基本上都是一片黑。而奧運會場館全是白燈,很亮,打球的時候,可以清楚地看到觀眾席以及各種國旗。這些使人的視覺、心理和往常不一樣,都是有影響的。
梁偉鏗:場館之外,我預計適應時差,應對緊張情緒都有困難。打其它比賽也有時差問題,但更大型、更重要的賽事就更加在意這方面,會擔心越想適應,越適應不了,越睡不著。
但是當時我實際情況還好,倒時差倒得還挺好的。比賽前,我還跟隊里的心理老師說,為什么我一點都不緊張?他說,你進入奧運賽場就會有那種感覺了。但進去之后,我還是沒有感覺到緊張,這時,他說其實這是非常好的,能享受比賽了。
南方周末:首次參加奧運,你為什么一點也不緊張?
梁偉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