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燈 (農健、教師抉擇梁淑怡/圖)
黃燈現在總是黃燈廣州、深圳兩地跑。作家之間擇丨
2020年,教師抉擇她離開已任教十多年的黃燈廣東金融學院,從她筆下遙遠又偏僻,作家之間擇丨城鄉接合部混亂、教師抉擇喧囂的黃燈龍洞城中村,來到高樓林立、作家之間擇丨欣欣向榮,教師抉擇象征現代、黃燈繁榮、作家之間擇丨互聯網與中國經濟成就的教師抉擇深圳南山區。
她的黃燈新身份,是作家之間擇丨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普通教師。從二本院校的學院院長一職卸任,來到專科學校,很多人不理解她的選擇。
過去兩年,黃燈接受了很多采訪,也拿過一些獎項。在教育市場化、階層流動與青年一代的焦慮日益成為社會痛點話題后,她的非虛構作品《我的二本學生》,在精英學子關于“985廢物”“小鎮做題家”的自嘲聲中,讓更為隱忍、少被看見卻代表大多數普通年輕人境遇的二本學子浮出水面。
他們大多出身草根,來自下崗、農村家庭,是家族里耀眼的第一個大學生,背負讀書改變命運的期待。面對很多高薪工作“985”“211”的招工要求,他們不得不接受自己可能一生“普通”的現實。大學畢業后,黃燈的許多學生在送快遞、賣保險、奶茶店打單,蝸居在城中村狹小的出租房中,在大城市中漂泊無依。
2021年10月,黃燈憑《我的二本學生》獲南方文學盛典“年度散文家”。
12月22日,最新的一期《十三邀》中,黃燈坦言,對于這本書,自己曾面臨“寫與不寫”的抉擇。面對別人的不幸,好像表達是一個問題,不表達也是問題。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黃燈說自己確實面臨“艱難的抉擇”。
小到一本書的寫作、一次工作的更換,大到人生目標的確認,個體無時不處于抉擇之中,這些選擇像是一個個坐標,草灰蛇線般為我們埋下命運的伏筆。
廣州家中,梳著簡單馬尾、穿粉色針織衫的黃燈,在鏡頭前有些動容。這期《十三邀》節目中,她談到了寫作《我的二本學生》前后內心的掙扎。
“其實每次要寫他們,我都要花很長時間心理建設。包括我寫完之后,感覺心里被深深地傷了一次。就那種特別的暗淡、陰暗,因為你沒辦法解決他們的問題。”她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如果對這個孩子了解不多,僅限于師生身份,是不會有這種感覺的。反而是和學生交往多了,他們把很多東西告訴你,“那種沉重感就出來了”。
她在書里寫到一個廣東下崗工人家庭的孩子。他是黃燈當班主任帶的第一屆學生,“混得不太好”,他
全國政協委員蘭臻:讓鄉村教師留得住
“尚武、文明、忠誠”,守衛香江的年輕人
銀行劃扣一億存款背后:*ST紫晶陷“違規擔保”黑洞
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階段性成果今天發布,出土文物近13000件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會表決通過關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科學家發現愛吃塑料的“超級蠕蟲”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